开启辅助访问 天气与日历切换到窄版

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36|回复: 5

苏荣与蒋洁敏的“鬼打墙”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发表于 2014-6-18 23:4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苏荣与蒋洁敏的“鬼打墙”

    摘要:苏荣、蒋洁敏、毛小兵三人相识青海西宁市,一个是省委书记,一个是副省长,一个是西部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其后苏荣担任过3个省的省委书记;蒋洁敏虽然在中石油平步青云,但终究未能统领一省;毛小兵高升西宁市委书记。在随后的时光里,苏荣与蒋洁敏多有交集,从青海西宁到甘肃兰州再到江西南昌,苏荣还与蒋洁敏的“老领导”关系颇为密切。只是,如同“鬼打墙”一样,蒋洁敏一直不能如愿封疆大吏,而苏荣则总是省委书记。但最终连结局都如出一辙——表面高升,实乃“调虎离山”,最终被“一锅端”。

      蒋洁敏与苏荣有什么关系?毛小兵又与蒋洁敏有何关系?

      远比你想象的要关系深厚。

      6月14日,中纪委网站发布消息,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苏荣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组织调查。苏荣的落马不但是十八大后中纪委首次拿下副国级高官,更是将“中石油窝案”、西宁市委书记毛小兵涉嫌贪腐案联系起来的重要节点。

      13年前,他们三人相识青海西宁市,一个是省委书记,一个是副省长,一个是西部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其后苏荣担任过3个省的省委书记;蒋洁敏虽然在中石油平步青云,但终究未能统领一省;毛小兵高升西宁市委书记。在随后的时光里,苏荣与蒋洁敏多有交集,从青海西宁到甘肃兰州再到江西南昌,最终连结局都如出一辙——表面高升,实乃“调虎离山”,最终被“一锅端”。

      中石油贪腐案是“窝案”。同样,江西的也是。被免职的江西省委常委、委员赵智勇,与苏荣任江西省委书记时有颇多交集,曾任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等职,被视为是苏荣的“大秘”;去年12月落马的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安众,也与曾任江西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的苏荣有过至少3年的工作交集;今年4月被查的姚木根,在苏荣江西任职期间,历任省发改委主任、江西省副省长。

      苏荣曾在江西大力推广“一大四小”,大搞植树造林,以至于有地方政府征用农田种树满足考核。而当苏荣事发后,江西民间笑称”一大四小“原来是——一大:苏荣,四小:宋晨光、陈安众、姚木根以及赵智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楼主| 发表于 2014-6-18 23:47:27 | 显示全部楼层

      蒋洁敏的“梦想”

      早在2006年,青海省委机关就已有传闻:青海省委有接待部门在苏荣离任后,替其收拾家中物品时,发现一本“工作笔记”:满满当当记载了青海官员们“送礼”的内容。据说,将其交纪检部门后,杳无音信。

      那个“工作笔记”是否存在,记录了什么,估计在无人知晓。但在青海,苏荣、蒋洁敏、毛小兵却因上下级的关系,而多有来往。

      2000年4月,毛小兵任西部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同年6月,蒋洁敏任青海省副省长,11月进入青海省委常委序列。2001年,苏荣调任青海省委书记,直到2003年。2003年6月至2004年4月,蒋洁敏担任青海省委副书记、副省长。

      在长达三年时间里,苏荣都是蒋洁敏、毛小兵的领导。彼时的蒋洁敏之所以调任青海省,据分析是因经办中石油上市而“得罪”了太多人,调到地方“避避风头”,这一避就是3年多。据多位青海省退休老干部介绍,蒋洁敏在青海任副省长时,主管工业、企业等领域,与毛小兵打交道是少不了的。而苏荣作为统摄全局的领导,也多次接见过毛小兵。

      《青海日报》曾在2000年10月报道,当年10月24日,身为副省长的蒋洁敏前往西部矿业考察,并听取了毛小兵的汇报。2003年5月29日,时任青海省委书记的苏荣,在时任省委常委、副省长蒋洁敏陪同下,调研了西宁市的工业区、科技区、开发区,在那次调研中,他们还与时任西部矿业集团董事长的毛小兵等进行了“亲切交谈”。

      当时谁都知道,蒋洁敏总会重新被调回中石油。2003年8月,苏荣调任甘肃省委书记。2004年4月,蒋洁敏也调回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担任副总经理。

      但“有缘之人”总会再相见,并且蒋洁敏给苏荣送来了一份超级“大礼”。2005年4月5日至8日,已担任中石油集团公司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中国石油股份公司总裁的蒋洁敏带领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股份公司总部机关及专业公司的部分负责人,到中国石油在甘肃的石油石化企业进行工作调研。其间,蒋洁敏还会见了时任甘肃省省委书记苏荣以及甘肃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和兰州市委、市政府的部分领导,并一起出席了兰州石化大乙烯工程开工典礼。

      这个年产70万吨乙烯改扩建工程将使得兰州石化形成千万吨炼油和70万吨乙烯规模,成为中石油在西部地区最大的炼油化工产品生产基地,工程总投资近70亿元,也是甘肃省历史上最大的工程建设项目,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无异于巨大的“政绩”。

      该工程由惠生工程(中国)有限公司以EM+PC模式总承包,该公司老板正是因“中石油窝案”被带走调查的华邦嵩。

      纵使苏荣调任石化能源缺乏的江西省后,他与蒋洁敏也维持着较好的互动。

      2008年5月8日,时任江西省委书记苏荣在泰豪论坛发表了以“深化省情认识 加快江西发展”为主题的演讲,在谈到保护江西生态环境时,提出了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此前,中石油就已确定投资8000万元在江西种植20万亩能源林。

      2009年7月24日,时任江西省委书记的苏荣在南昌会见了“高升”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的蒋洁敏。蒋洁敏承诺“中石油将不断加大在江西的投资,为江西的能源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在见面会上,时任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的赵智勇陪同。

      在双方会见前不久,中石油江西分公司刚刚上马了九江湖口油库工程,该项目是中石油全资兴建的先进储油库,是中石油在江西最大的油库,同时也被列入了江西省重点工程。配套工程的还有输油码头等工程。

      2011年3月8日,江西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苏荣、蒋洁敏、江西省发改委主任姚木根等出席签约仪式。根据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天然气、成品油、管网保护等方面开展广泛的合作。

      苏荣从2001年起担任了三个省的省委书记,而蒋洁敏也从青海省副省长一路高升为正部级的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苏荣每到一个地方,蒋洁敏就积极“配合”苏荣的工作。要项目有项目,要合作有合作。

      但据媒体报道,野心勃勃的蒋洁敏早就放出“豪言”:“活着要进政治局,死了要入八宝山”,而要实现这个“豪言”,就必须在地方上有一把手任职的资历,在担任中石油一把手时,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调到地方担任一把手。

      但耐人寻味的是,他担任青海省副省长时,苏荣是青海省委书记;他中石油集团副总经理时,苏荣是甘肃省委书记;等他位列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时,苏荣是江西省委书记。如同“鬼打墙”一样,蒋洁敏一直不能如愿,而苏荣则总是省委书记。

      当苏荣位列“副国级”时,蒋洁敏的仕途才到正部级的国资委主任。不知,比苏荣小8岁的蒋洁敏,心中作何感想。

      苏荣不但跟蒋洁敏颇有交情,还跟蒋洁敏的“老领导”颇为合得来。

      2005年1月29日至2月1日,时任甘肃省委书记苏荣陪同蒋洁敏的“老领导”某高层领导,深入甘肃省嘉峪关、酒泉、张掖、武威、兰州等地调查研究。其后,2011年6月11日晚9时50分,该领导通过电话向时任江西省委书记的苏荣详细询问了解江西当前汛情、灾情,对奋战在抗洪抢险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表示关心和慰问。他又于2009年11月赴江西考察,苏荣陪同考察,他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法维稳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希望江西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大力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在中部地区崛起和富民兴赣的奋斗目标。在2012年两会上,他参加了江西代表团参加审议,会后,苏荣还表扬了参与报道的江西新闻工作者对该领导的报道做得好,他说:“咱们省电视台的报道很生动、很及时、很准确,同期声选择得好,各方面反响很好!”

      然而,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苏荣的层层关系并未能帮到最后。

      2014年4月24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报道,时任青海省西宁市市委书记的毛小兵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组织调查。苏荣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在今年6月10日在青海玉树灾后重建视察。而早几个月,担任国资委主任的蒋洁敏就早因“中石油窝案”而被带走调查。

      分别多年,三人最后殊途归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楼主| 发表于 2014-6-18 23:5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新余往事

      据传,苏荣到江西任职后,不时被市民和老干部举报他及家人腐败的丑闻,但也不了了之。直到去年,新余市人大主任周建华举报新余市领导和时任省委书记苏荣,然后被纪委双规,几乎全家都被牵连,事情才开始露出冰山一角。

      在2013年5月27日至8月20日,中央第八巡视组对江西省进行了巡视。其间,原江西省新余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建华的前妻姚敏建,向中央巡视组公开实名举报苏荣妻子涉及新余市土地交易和建设工程的贪腐问题,因周建华曾向纪委监察部门举报苏妻等人,遭苏荣等人构陷。前不久,周建华的举报信在网上公开披露,引起轩然大波。

      根据举报信,新余市内某金矿主找到苏荣妻子,苏妻通过赵智勇找到时任新余领导,“让”并“催”新余市允许其因污水关停的金矿主恢复开采;新余高专对老校区300多亩土地公开拍卖时,某浙商陈某托请苏荣妻子,苏妻通过时任新余市领导,中断拍卖程序,并使得陈某以70万/亩的价格获得该地块,而新余内地段相对劣势的市委党校地块拍卖时,地价为325万/亩;与苏妻关系密切的邓某,承建新余市至分宜县公路三个标段,之后转包给当地人,并且实际承建了行政中心;新余市某个体户李某,通过苏妻承揽了新余市一项老城区整体改造项目。

      这位叫“余姐”的苏妻在新余可谓插手颇多,仅新余高专老校区地块就可获利数亿元。

      然而,苏荣与新余的“缘分”并不仅限于此。

      新余地处江西省中部偏西,因新余钢厂而建市,是江西最小的一个地区级市,但因交通和区位不占优势,面临转型压力。2005年,当地政府竭力邀请彭小峰在此成立赛维LDK公司,投资光伏。这一举动改变了新余的经济。在地方政府强力的支持和银行贷款的推动下,赛维迅速扩张,产能节节攀升,靠着“新能源”的东风,销售规模高达数十亿,2007年6月1日,赛维LDK成功在美国纽约证交所上市,成为中国企业历史上在美国单一发行最大的一次IPO。

      赛维成了新余经济的顶梁柱,新余经济也因为赛维在2007到2009年获得了高速增长。在推动赛维膨胀上,苏荣“功不可没”。苏荣在任期间,全省三个千亿工程,新余占其二,其中大多数是投资光伏领域。苏荣曾多次到新余视察,2009年2月23日,他就带着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赵智勇前去考察调研赛维6000吨高纯多晶硅项目实施推进情况。

      该项目总投资逾50亿元。下车伊始,苏荣就高兴对赛维LDK公司董事长彭小峰说“人才向你这里集聚,小峰你好能耐,把一些外地光伏老专家、老教授都‘挖’过来了。”

      到了9月8日,苏荣又再次参加赛维LDK公司举行的投资120亿元人民币的万吨级高纯硅项目投产庆典。刚一下车,赛维LDK的董事长彭小峰就请苏荣在庆典纪念册上签名。苏荣宣布了项目投产之后,又接过剪刀,与其他嘉宾一起,为这当时世界上第一个单体万吨级高纯硅项目的投产剪彩。

      赛维激进的投资在短时间内创造了新余的繁荣,也让新余开工了多项城市改造工程,靠着“光伏辉煌前景”的预期,新余俨然成为江西未来的希望。就算赛维出现危机时,苏荣在省人代会上还特别向彭小峰询问赛维经营情况,表示省委省政府会全力支持春助赛维发展。人代会的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支持赛维发展成为千亿企业。

      就在苏荣在台前为光伏推波助澜时,他的妻子布局地产、城建,演了一出“双簧”。

      厅级干部的举报

      苏荣的“光伏—城建”布局,因新余市原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建华的举报悄然改变。周建华的举报最终涉及到了苏荣的妻子,2011年11月,苏荣批示对周建华立案调查,周建华被羁押上百天,亲人受牵连。

      这一案件又因“反腐风暴”而峰回路转。2013年5月27日,根据中央统一部署,中央第八巡视组进驻江西省开展巡视工作,陆续有多名江西省高管被带走调查。2014年3月,苏荣从江西省委书记升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似乎是有意“调虎离山”,方便巡视组调查。在2014年两会上,被记者问及被调查时,苏荣闪烁其词以“呵呵”作答,最后向记者说“谢谢你们”。

      最终,是祸躲不过,苏荣没能“平稳落地”。

      2010年7月9日上午,在时任江西省委书记苏荣的办公室里,江西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部长的宋晨光接到了中纪委当场宣布的“双规”决定,随即被带走立案调查。

      3年多之后,苏荣等来了同一个下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发表于 2014-6-29 19:0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方大董事长被免人大代表   曾参与多家国企重组

    2014-06-29 14:05:18   来源:人民网

      新华社6月27日消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显示,辽宁省人大常委会罢免了方威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
      公开资料显示,方威是辽宁方大集团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记者多方获悉,方威近日突然去向不明。此前有消息称,方威在本月初已接受调查。
      巧合的是,在已经落马的前任江西省委主要领导先后主政的甘肃和江西,方大集团均参与了当地多家国企的并购重组。其中,南昌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昌钢铁”)改制的过程,曾在业内引起不小的争议。
      记者从接近江西省国资委的知情人士处获悉,已退休的江西省原国资委主任今年5月被控制,正在接受组织调查,但暂未宣布。南昌钢铁、江西省电子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国企改制,均在其任上推动。
      其曾在接受采访时称,时任江西省委主要领导2008年5月提出了“用两年时间基本完成国有工业企业改革”的目标。为完成国企改革,“江西国资委是立下了军令状的”。
      上述知情人士指,南昌钢铁及电子集团改制背后,存在巨大的利益输送,已经落马的前任江西省委主要领导亲属或在其中扮演了“掮客”的角色。
      南昌钢铁相关人士近日告诉记者,最近一次见到方威是在今年春节前后。
      在A股市场上,方大集团控制有多家上市公司,其中包括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方大炭素,600516.SH),方大特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方大特钢,600507.SH)和方大锦化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方大化工,000818.SZ),这些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均为方威本人。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南昌钢铁,方大集团还涉足了江西新余、萍乡等多地矿业。6月28日上午,方大特钢连续发布了三份公告。公告内容显示,方大特钢已决定退出了当地多家矿业公司股权,或将股份托管给公司。
      方威其人与“方大系”
      方威,1973年出生,辽宁沈阳人,辽宁方大集团董事局主席,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辽宁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辽宁省人民检察院检察监督员、辽宁省教育基金会理事会理事。
      对于方威的第一桶金有着较为一致的说法—其早年发家于辽宁抚顺,开始时做废铁收购生意,将收购得废铁卖给当地的钢铁厂。后来,有一家钢铁厂资不抵债,便将一个铁矿抵给了方威。当时的铁矿并不值钱,但没想到几年后,铁矿价值飙升,方威便由此发家。
      1991年12月方大集团成立,随后在方威的领导下,方大集团频频上演着“点石成金”的困境国企并购,其先后以控股方式参与了6家国有企业的转制,使得方大集团旗下现拥有三家上市公司和一个研究院、一个设计院等30多家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2002年,方威领导下的方大集团成功重组抚顺炭素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抚顺炭素”),开始进入炭素行业,并于当年实现扭亏为盈。时隔一年后,方大集团再次出手成功重组抚顺莱河矿业有限公司,使得公司步入资源行业,并再次实现当年扭亏为盈。
      2004年,方大集团重组沈阳炼焦煤气有限公司,在冶金行业产业链再次布局,并进入了公共服务行业,将方大业务与城市民生直接关联。同年,方大集团成功重组成都蓉光炭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蓉光炭素”),完成了西南区域的布局,产品技术的整合带来了新的增长空间,其炭素板块业务进入技术提升阶段。
      在2005年中,其又成功重组了合肥炭素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合肥炭素”),完成了东南区域的布局,其炭素板块进入向规模化发展阶段,在产品系列、技术储备方面完成了基础准备工作。至2005年末,方大集团总资产已达到13.95亿元,当年实现净利润2769万元。
      方威真正的传奇来源于方大集团在A股市场中一系列“点石成金”。
      2006年6月,海龙科技由于连续两年亏损濒临退市,当年9月,方大集团通过司法拍卖获得公司51.62%的股权,成为新的控股股东,并将其更名方大炭素。两年后的2009年8月,在方威的带领下,方大集团“战胜”国有钢铁企业华菱钢铁集团的竞争,成功并购长力股份(后改名方大特钢),此次收购让市场大跌眼镜。
      紧接着在2010年7月,方大集团又将*ST锦化(后改名方大化工)收归麾下,成为*ST锦化的实际控制人。
      短短5年中,方大集团在资本市场频繁大显身手,收购陷入困境的国企。伴随其对方大炭素、方大特钢、方大化工的收购完成,“方大系”也已俨然成型。
      伴随着“方大系”的快速壮大,这位年轻的掌门人方威2008年以23.6亿元的身家登上“新财富500富人榜”。在2009清水湾胡润百富榜上,其跻身前60名。在2011年“新财富500富人榜”上,方威以95亿元的财富额跻身富人榜的前100位,同时位列针对40岁以下富人排名的榜单—“2011新财富青年富人榜”第9位,名次甚至高于陈天桥、李兆会等著名少壮派富豪。
      2012年胡润发布的《2012少壮派富豪榜》中,方威以财富150亿元位列亚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发表于 2014-6-29 19: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曾“蛇吞象”并购海龙股份

      2006年6月,方大集团“蛇吞象”并购处在困境中的国有上市公司海龙股份一战,掀开了“方大系”在A股市场纵横捭阖的帷幕。

      兰州海龙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龙科技”)的前身为始建于1965年的兰州炭素厂(以下简称“兰炭”),是由兰炭作为主发起人,联合窑街矿务局、石炭井矿务局、甘肃祁连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科近技术公司四家企业于1999年1月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其通过重组优质资产包装上市,募集资金4.65亿元。此次上市主体为海龙科技,国有股东兰炭持有58%的股份。

      然而,从1995年开始,兰炭就已出现困难—流动资金短缺。到1999年海龙科技成立之时,兰炭已完全退出与海龙相竞争的炭素制品生产领域,此时的兰炭由于没有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支撑,仅依靠为海龙科技提供水电汽及部分劳务生存,企业生命濒临绝境。

      2002年海龙科技上市后,其毛利率便显现出下降趋势,待到2005年,海龙科技亏损已高达1.5亿元左右。据当时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12月31日,兰炭负债已多达9亿元,此时兰炭总共占用海龙科技4.53亿元。

      由于海龙科技连续亏损,加之公司资金链断裂、停产,公司股票于2006年4月开始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特别处理,证券简称相应变更为*ST海龙。而就在这一时期,方大集团开始与兰炭就股权转让事宜进行初次接触。

      起初,方大与兰炭在沈阳签署了《合资合作框架协议》。协议约定,在兰炭实施整体改制的同时,方大集团通过增资或受让股权取得对海龙股份的控股权,并全额归还兰炭集团占用海龙科技的资金。方大集团将在兰炭集团重组完成后对*ST海龙进行债务重组,并对海龙股份实施股权分置改革。

      到当年6月,方大集团与兰炭又签署了《产权转让意向书》,该意向书约定:方大集团以承担包括兰炭资金占用、4830万元职工集资款等债务的方式继承兰炭持有的海龙股份1.16亿股股权及集团的动力电修等辅助资产、935亩土地使用权等相关资产。在意向书签订后,方大集团立即接手管理海龙股份。当年9月,方大集团以8132万元竞得海龙股份10323万股股权,占海龙股份总股本的51.62%,一举成为海龙股份的控股股东,而兰炭仅持有剩余1277万股。

      此时的方大集团旗下仅控制着抚顺炭素、蓉光炭素及合肥炭素三家炭素企业,实力实际并不雄厚,而协议要求其需承担四项义务的方式收购海龙股份至少需支付4亿元,对方大而言,无异于“蛇吞象”。

      为了归还原大股东占用的2.77亿元的巨款,方大集团将其持有的抚顺炭素65.54%股权、蓉光炭素35.39%股权、合肥炭素52.11%股权,以评估值2.81亿元为依据出售给海龙股份。海龙股份除应支付2.77亿元到方大指定账户外,需在2年内再支付464万元。通过此举,方大集团以股权资产归还前大股东占用的资金,并没有自掏腰包。而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注入的这3家公司资产评估作价,较账面净值溢价率高达60.23—85.72%。

      在业内人士看来,方大集团以非现金还债,再将溢价的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抵消了原大股东的欠款,在解决同业竞争的同时,方大系整体炭素资产实现了借壳上市。

      2006年10月,海龙股份顺势推出了股权分置改革方案。按照股权分置改革转增方案,海龙股份总股本由2亿股增至4亿股,其中方大集团持有的股份每10股转增10股,流通股股东所持股份每10股转增12.096股,其他非流通股股东所持股份不转增。因此,流通股股东相当于获得了10.48%的对价,而方大集团持股比例不变。此举使得让方大集团以外的非流通股股东承担了流通股股东的对价。

      在随后的海龙股份债务重组的过程中,方大集团积极协调海龙股份各债权银行,实施全部到期债务展期或转贷计划,贷款5年内不归还本金,所欠利息分期归还且不计算复息。同时,为了让海龙股份尽快度过难关,方大集团利用关联交易,短期内通过赊销方式向海龙股份提供生产必须的原材料、动力及电修等辅助生产业务。此外,方大集团作出了在动力、电修等辅业资产被解除质押冻结后将注入海龙股份的具体承诺。

      2006年年底,“兰州海龙科技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次年1月29日,公司股票名称由*ST海龙变更为*ST方大。2008年3月,*ST方大“摘帽”后更名为方大碳素。

      “南昌钢铁”股权转让颇受争议

      2009年,南昌钢铁改制的资本运作方式在业内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其股权转让受让方条件的设定让数家钢企未战先败,方大集团也因此“脱颖而出”。

      《董事会》杂志2010年的文章称,为完成国企改革,“江西国资委是立下了军令状的”。

      根据该文章,时任江西省国资委主任在接受该杂志采访时表示,时任江西省委主要领导在2008年5月提出了“用两年时间基本完成国有工业企业改革”的目标。

      当年7月,南昌钢铁旗下的上市公司长力股份(此后更名为方大特钢)公告称,江西省国资委及南昌钢铁,就南昌钢铁改制事项多次与相关方面接触,拟于近期出售江西省冶金集团公司持有南昌钢铁57.97%国有股权。

      资料显示,南昌钢铁的前身是1958年所建的南昌钢铁厂,1995年,根据当时江西省体改委文件,南昌钢铁改组为国有独资的南昌钢铁有限责任公司;2001年,由国有独资公司改制成为多元投资主体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为江西省冶金集团公司、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分别持股57.97%、37.78%、4.25%。

      8月初,南昌钢铁分别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和职工代表大会,《南昌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改制重组实施方案》及职工安置方案均获通过。17日,南昌钢铁57.97%的国有股权转让正式在江西省产权交易所挂牌,挂牌价9.1亿元。

      据江西产交所公布的受让方条件包括:2007年、2008年及2009年1—6月,连续盈利及资产总额不低于100亿元,净资产不低于40亿元,资产负债率不高于60%。而在当时看来,钢铁行业受经济危机影响整体表现不佳,整体资产负债率也在60%以上,如按上述条件实施,数家钢铁企业未战先败。

      然而,根据方大集团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其总资产达110亿元,净资产60.4亿元,营业收入突破130亿元。方大集团此时旗下已有一家上市公司—方大炭素,其2008年报显示,资产负债率低于50%,每股收益0.9525元。

      对于此次股权转让,宝钢、华菱钢铁及江西新余钢铁等众多钢铁企业都曾进行过洽谈,而对于上述条件在市场人士看来,似乎是专门给作为竞购者之一的辽宁方大集团“量身定做”。

      2009年8月27日,还正处于产权交易所挂牌期间的长力股份便发布了关于《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预案》的公告,公告称:“方大集团拟通过产权交易方式受让南昌钢铁57.97%的股权,若交易达成,方大集团将通过南昌钢铁及其子公司,合计持有长力股份68.48%的股份。同时,长力股份拟向方大集团发行不超过1.32亿股A股购买公司100%股权。”

      2009年12月31日,“长力股份”变更为“方大特钢”,公司注册名称也已由“南昌长力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方大特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时任江西省国资委主任在当时说,“这是走市场道路的结果,我们是选择合作伙伴,不是以所有制来划分,谁能把南昌钢铁做大做强,我们就选择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发表于 2014-6-29 19: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子集团改制亦受质疑

      记者此前报道,已经落马的江西省委主要领导主政江西期间,改制的国企还有江西省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根据该公司官网,江西省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创立于1996年,由原江西省电子工业局改制设立,原为江西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监管。2010年经过重大股权重组,现由赣商联合股份有限公司100%持股。

      邓凯元执掌的赣商联合股份有限公司在2010年11月5日以9.8亿元价格从江西省国资委手中获得江西省电子集团100%的股权,从而间接持有联创光电20.41%的股权,邓凯元因间接持有赣商联合34%的股权而成为联创光电的实际控制人。

      文章称,此项交易引来市场广泛争议。当时邓凯元接手的联创光电7569.21万股股票市值即超出10亿元,高于交易价,还不包含江西省电子集团的相关资产价值。

      2010年11月5日,时任江西省国资委主任出席了股权转让签约仪式,并代表江西省国资委和邓凯元签署了《转让合同》。

      记者报道,2010年7月3日,时任江西省委主要领导率时任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赵智勇、时任省发改委主任姚木根等人于世博会江西馆开馆前两天在上海会见赣商联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邓凯元,邓以其公司的名义向江西灾区捐款500万元,获得时任江西省委主要领导好评。

      公开资料显示,此后,省国资委原纪委副书记调任电子集团任党委书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