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天气与日历切换到窄版

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50|回复: 5

欧盟27国(除一国)联名反对“一带一路”?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发表于 2018-4-18 22: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爆炸新闻:欧盟27国(除一国)联名反对“一带一路”?

    2018-04-18 15:48:00 环球时报

    今天,德国《商报》刊登了一篇“重磅”新闻,称除了刚刚派出250人商务团访华的匈牙利,整个欧盟剩下的27个已经在一份集体反对中国的一带一路报告上签名!

    然而,耿直哥仔细阅读了这家德国媒体的报道后,却发现此事并非这家媒体在其标题中宣称的那般唬人……

    下面这张图,就是德国《商报》今天刊登出的这篇宣称“欧洲各国大使联合起来反对丝绸之路”的重磅文章了。而这家媒体写出这句话的依据,则是欧盟27国的大使最近共同签署了一份关于中国“一带一路”计划的报告,而这份报告则对这个雄心勃勃的中国项目提出了一些很尖锐的意见和看法。

    然而,耿直哥仔细阅读德国《商报》的报道全文后却发现,欧盟各国实际上并没有反对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也没有拒绝要与中国合作,他们只是想在中国面前表现得强硬一些,好在具体的细节上和中国“讨价还价”。只不过这种强硬被这家德国媒体当作了炒作的“噱头”,于是才有了这么一个“唬人”的标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楼主| 发表于 2018-4-18 22: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如,在这篇报道文章的开头部分,一位高级欧盟外交官就已经明确表示:“我们不应该拒绝与中国的合作,但我们应该礼貌并坚定地提出我们的条件”。

    不仅如此,耿直哥发现德国《商报》披露的这些来自欧盟27个国对于我们“一带一路”计划的各种看法,也并不新鲜,许多都是其他西方媒体早就披露过的一些“老生常谈”的内容。

    譬如一些欧盟国家一直都认为“一带一路”的细节不够明确,希望政策可以更多透明些;同时,他们还担心这个大型中国项目会让中国企业在欧洲获得更多优惠和帮助,反而会让欧洲企业处在“不公平”的劣势。

    ▲今年1月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时就表达过“一带一路要让多方获利,而不是只方便一方”的言论

    另外,对于德国这样“把持”欧盟的大国来说,他们还多了一层“一带一路”会分裂欧洲的担忧。这一点上德国现任驻华大使柯慕贤更是已经唠叨过很多次了。

    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些来自欧盟各国的担忧一直存在,但绝大多数国家并没有如今天德国《商报》所炒作的那样在“反对”一带一路。恰恰相反,多数欧盟成员国的领导人都是在积极对能给他们带来更多发展机会的“一带一路”表达兴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楼主| 发表于 2018-4-18 22: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如就在不久前闭幕的博鳌亚洲论坛上,荷兰总理吕特就表示他的国家对一带一路兴趣“浓厚”,同时他接受中国央媒新华社的采访时表达了希望“一带一路”能成为“符合国际标准的可持续项目”以及期待中国“为外国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环境”等与欧盟其他国家相同的诉求。

    耿直哥前面提到的法国总统马克龙也是如此。虽然他表达了对一带一路能否确保欧盟的企业得到公平的对待表达了关切,他同时也在呼吁整个欧洲都积极参加“一带一路”。

    ▲图为新加坡《联合早报》对此事的报道

    更别提那些来自中欧和东欧地区的国家,这些国家如今因为难民问题在欧盟内部常常遭到排挤,还经常被德国等大国用经济制裁威胁,所以他们对于中国的“一带一路”所能带来的投资和机会更加关注。

    ▲图为香港《南华早报》关于“一带一路”在中东欧落地的报道

    因此,德国《商报》打出所谓的“欧盟27国反对一带一路”这种标题,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这不过是个拙劣的标题党罢了。

    而其在报道中提到的那份有27国签名的“反一带一路”的报告,结合过往欧盟以及欧盟各成员国对于一带一路的官方表态来看,我们也就不难发现这不过是欧盟各国想通过抱团的方式与中国在具体的细节上“讨价还价”,让中国多让给他们一些“利”和多给他们一些“安全感”的策略罢了。

    不过,德国《商报》这种有些“挑拨”性质的炒作,倒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德国在“一带一路”上复杂的心态——尤其是该报不断强调中国在通过一带一路“分裂”欧洲的言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楼主| 发表于 2018-4-18 22: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但耿直哥认为,德国人还是应该多从自己身上寻找“欧洲分裂”的原因。要知道,中国一直都是在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去和欧盟各国商量一带一路的事情的,大家不愿意的我们也不会强求;可不像德国在难民等欧盟内部问题上总是强逼不顺从自己的小国,搞得人心惶惶呢……

    耿直哥

    环球时报新媒体部编辑

    延伸阅读>>>>拐弯抹黑“一带一路”,西方为何错得如此离谱?

    2月28日,泰国商业部长颂提拉在一场研讨会上表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给泰国带来更多发展机遇。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3月1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就此表示,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意义有了切身体会。华春莹还说,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最近也对“一带一路”合作作出了积极表态。

    ▲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

    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称赞“一带一路”务实高效,推进共赢。但总有部分国家戴着有色眼镜,借题发挥,炮制所谓“中国威胁论”,抹黑“一带一路”倡议。

    中国崛起令西方五味杂陈

    2月28日,《印度斯坦时报》网站报道称,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约瑟夫·沃特尔将军在结合印度态势发表言论时表示,中国对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的使用权可能会加强它在印度洋的战略存在。

    沃特尔还提到了中国在吉布提建立海外保障基地,他说:“新基地和港口使中国能够在该地区更长久地投放兵力,并对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贸易航道产生影响。”

    印度媒体报道美国高级将领的这番言论,显然是为强调中国在印度洋的存在已经引发其关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楼主| 发表于 2018-4-18 22: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国前驻华大使施明贤近日接受媒体采访说,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行十分聪明,没有咄咄逼人,而是提议参与到所有邻国的建设当中——亚洲较小的国家稍加犹豫后接受了提议,而欧洲的反应相对负面甚至是公开拒绝。

    这里提到的欧洲态度在西方具有一定代表性。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在接受参考消息网采访时表示,这主要是因为西方国家长久以来在世界的主导地位受到了冲击和挑战。

    白明说,如今世界格局悄然发生了改变,欧美国家领导力下降,以中国为代表的金砖国家等新势力慢慢走上舞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西方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诞生和发展定会触动他们自身的利益,忌惮自身影响力进一步减弱,于是开始对“一带一路”倡议进行抹黑。

    ▲资料图片:2017年7月27日,“赣州港至哈萨克斯坦”中欧班列开通。

    观察外媒不难发现,这种抹黑的操作伎俩包括套用西方近现代扩张的历史,演绎所谓“中国威胁”。但“一带一路”倡议从来都属于经济活动主张,借“一带一路”话题渲染所谓军事战略意图,明显存在臆想。

    施明贤就在自己撰写的文章中直接反问:“欧洲现在把‘霸权主义’的指控强加给中国——这是对上个世纪自身行为的投射吗?”

    事实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深得人心

    自古以来,中国在诸多方面有别于西方,如今,中国基于自身文化和担当,为应对未来提出了相应主张。

    谈到“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人民大学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王义桅告诉参考消息网,中西之间围绕“一带一路”的认识和行动出现反差实属正常。西方的自以为是也妨碍其客观、准确、全面理解中国发展模式。他说:“这演绎为中西方围绕‘一带一路’倡议的规则之争,不仅是谁的规则之争,而是对规则本身理解就不一样。”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义桅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本质和目的是,本着创造机会、公平贸易的原则,寻求各国间的合作共赢。白明强调:“如果西方也推行单纯的国与国间发展共赢的理念,那么‘一带一路’倡议与其并不冲突。”

    而在“发展”与“规则”之间,采取规则导向还是发展导向?用谁的规则?老规则还是新规则?高标准还是低标准?这就是国际规则之争。王义桅指出,这背后折射的不只是全球化的权益分配问题,也事关国际竞争力和未来主导权之争,集中在发展模式较量上。

    白明说,中国自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时至今日,一个事实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和非核心西方国家普遍欢迎“一带一路”倡议,希望搭上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楼主| 发表于 2018-4-18 22: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图片:2017年5月9日,一艘即将驶往西班牙的货轮驶离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集装箱码头。

    数据显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通过平等协商,已经同86个国家和组织签署101个合作协议,同30多个国家开展了机制化产能合作,在沿线24个国家推进建设75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创造近20万个就业岗位。

    王义桅强调,这些事实都充分证明,“一带一路”倡议的本质是互利共赢,得到了沿线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和欢迎。

    白明也进一步强调,“一带一路”倡议更加务实和高效。相较西方做法,中国和许多国家合作时,所制定的计划都会不打折扣,落到实处。这和一些西方国家“说了未必做,做还打折扣”的行为形成了鲜明对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