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天气与日历切换到窄版

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09|回复: 2

都江堰:行走在江边,却发现了千年“不毁”的秘密!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发表于 2017-7-17 18: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都江堰:行走在江边,却发现了千年“不毁”的秘密!2017-07-08 20:01网络文章   
    分享: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公元前256年左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建设于古代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之一,由于 其久远的建设时间,所以又被誉为“世界水利工程的鼻祖”。流存到现在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在中国并不少见,光是耳熟能详的就有四个,分别是都江堰、郑国渠、灵渠、它山堰。不过要说其中最伟大的,都江堰绝对是排在首位。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公元前256年左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建设于古代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之一,由于 其久远的建设时间,所以又被誉为“世界水利工程的鼻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楼主| 发表于 2017-7-17 18:3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整个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工程组成。其中鱼嘴位于岷江的江心处,将岷江一分为二,形成了内、外二江。并且因为内江比外江略低,当到了枯水期,水就会往低处流向内江。而到了汛期,又由于外江比内江宽,大部分水流向外江,同时弯道环流,又使得的带有泥沙的底层水流向外江,而内江因为弯道比外江长,水流相对较慢,流进来的都是泥沙含量少的表层水。




    宝瓶口作为内江水进入罐区的命门,因其面山而凿,加上精确计算的宽度以及深度,所以当汛期时内江水流量增大后,洪水就通不过狭窄的宝瓶口,多余的水只能回流外江。




    飞沙堰就是鱼嘴分水堤的尾部,处在内江进入宝瓶口的急转弯,靠着宝瓶口的地方,高度稍低,一旦内江水位过高时,水流就会通过平水槽漫过飞沙堰,流向外江。同时由于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的水流产生了漩涡,可以有效的减少宝瓶口附近的泥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楼主| 发表于 2017-7-17 18:33:25 | 显示全部楼层

    但这些只是平时游客表面上看的到的地方,很少有人知道,其实都江堰真正千古不坏的原因是在每年的淘滩。




    据计算,每年岷江水流会携带400多万立方的泥沙,而经过鱼嘴、内江、飞沙堰的排沙之后,还剩下约15%的沙石进入宝瓶口,遗留在河道里。如果不出意外,泥沙迟早会成为破坏整个水利工程的罪魁祸首。




    可是李冰早在2000多年的就想到了解决方案,并建立了“深淘滩,低作堰”的岁修制度,建都江堰时就在内河河床下埋有石马,作为每年淘滩深度的标准,后来演变成了图中的卧铁。(图中的这四根都是复制品,真品还在内江的“风栖窝”里埋着。)




    其实不提古代的水利工程,就说当今世界各国修建的的一些大型水库,也都是在几十年以后就无法使用,只有将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的都江堰,能历经2000多年依然如故,确实不得不佩服他的深谋远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