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证券:为什么市场年初没躁动起来? 海通证券的荀玉根主要表示,年初市场没有出现普遍预期的躁动,源于两大压制:一是IPO加速发行使得短期资金供求恶化,二是担忧国内外经济形势不稳定,尤其是特朗普将就职。当前市场情绪低迷,需要比较大的正能量才能激活,跟踪特朗普上台后美国政策、国内股市资金供求政策及国企改革的动态。短期耐心等待,对策优于预测,中期保持稳中求进,继续以价值股为底仓,持有国企改革、油气链及一带一路。 荀玉根指出,年初行情弱于普遍预期。虽然我们提出春季行情需要时间等待,但历史上看年初市场容易躁动,这次又有利好,市场表现这么弱,还是值得深思。首先,我们要尊重市场,有利好不涨及有利空不跌时,说明这些动能对市场来说不够,市场已经消化或隐含这些因素,当时市场有利空不跌,需要用多头思维思考市场。当下这种市场环境,必须有更强的因素才能推动行情,目前全部A股PE(TTM)为21.4倍,上证50为10.5倍,沪深300为13.1倍,中小板49.9倍,创业板58.8倍,整体估值比去年1月底和6月底略高一些,那两次分别有房地产政策放松、英国脱欧后全球政策偏松且利率下降和国企改革加速等因素推动,出现了两次500点行情。而目前的市场有两大担忧压制:第一,国内外形势不太明朗, 1月20日特朗普将会宣誓就职,其经济刺激计划和贸易政策具体实施情况会如何?全球利率会否持续上升?中美贸易战是否恶化?担忧难消。第二,股市本身供求关系短期恶化。自16年12月IPO数量高达45家,为97年以来月度最高,17年1月刚过半,IPO发行家数已高达27家,基本保持日均3家公司IPO的节奏,其中有近6成为中小创股票,新股的大幅供给造成了中小创和次新股的下跌。此外,沪港通、深港通的开通,也变相增加了蓝筹股的供给。 对此,荀玉根认为要跟踪未来可能变化的预期变量。对于海外,特朗普上台后政策真的不友好吗?特朗普美国大选获胜后,市场普遍有两个预期,一是特朗普将会力推大规模基建、从而引发全球再通胀,利率上升是个趋势,二是取消NAFTA、大搞贸易战,对中国出口不利。这两个预期整体对A股均不利,第一个因素跟国内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的基调及防风险合在一起形成了投资者对宏观流动性的担忧,第二个因素跟国内地产调控合在一起形成了投资对宏观基本面的担忧。从市场表现来看,11月8日美国大选以来,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上行了60个BP,根据美联储12月议息会议后公布的点阵图,2017年可能会加息三次,全球的货币政策一时间全部转向。特朗普曾在大选获胜后曾提出5500亿美元的基建计划,且承诺大幅降低企业所得税、使现行所得税从35%降至15%,特朗普首场新闻发布会上,没有公布财政政策的细节,也没有公布税改的细节。1月20日特朗普将出任美国总统,之前提出的政策能否落地还需持续观察,如果未来大范围基建短期难以实施、而且不会大搞贸易战的话,市场预期可能会转向,有利于消除投资者的担忧。 对于国内,股市资金供求调控会否优化?国改政策会否深化?客观分析,资本市场的IPO和再融资均是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有助于资金进入实体经济,但确实有个节奏和力度的考量,打新收益率是一个比较直观的指标,这个指标过高说明股市的资金供求偏宽裕,偏低说明资金供求偏紧。开年以来的IPO节奏创了历史新高,对当前市场环境来说供给有些过大,从新股发行制度来看,过了1月份后IPO企业需补交2016年财报,1月份IPO数量多可能有一定的制度性因素。观察未来监管层对股市资金供求的调控会否优化,比如放缓IPO节奏,或鼓励引导机构投资者增强权益投资,比如前期对保险公司举牌监管的调查有个更明确的结论和未来的指引。此外,国企改革是最近一段时间市场的重要主线,目前国改进入了以混改为突破口的2.0阶段,联通、中石油、国电、兵器工业集团等多家央企已经表示在研究混改,上周中国联通的回调,说明央企国改累计一定获利后出现审美疲劳,关注地方两会会否推升地方国改主题热情。1月中旬-2月中旬将迎来地方两会密集期,在中央经济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混改后,地方两会也有望就国企改革做出新部署。 因此,荀玉根给出的应对策略为耐心等待。当前背景下,等待优于出击,对策优于预测。开年两周,有利好因素的背景下,市场并没有出现普遍预期的躁动,值得深思,说明当前的市场负能量较多,需要比较大的正能量才能激活。这一点与去年5月中下旬行情正好相反,当时小利空不断,市场一直横盘,上证在2800点上下走平,而且月底一个很小的利好(一个海外投行预期A股能纳入MSCI)让市场大涨,当时的市场属于潜在正能量很多,给点阳光就灿烂,所以操作上可以没看到利好时就左侧逐步布局。当前市场的负能量主要是两方面,一是担忧特朗普就职后国际形势对中国不利,二是IPO加速发行使得短期资金供求恶化。这种市场背景下,需要更多的耐心等待,观察特朗普上台后的政策实施情况,观察国内股市资金方面政策及国企改革的动态。操作上,等待优于出击,对策优于预测,如果上述两个因素均向好,机会出现,或者市场在情绪波动中先回到较低的水平,也将出现较好的布局机会。整体上判断,去年1月底后市场已经结束单边下跌的熊市,过去1年来至今市场处于震荡市之中。 具体板块选择上,荀玉根认为要继续以价值股为底仓,持有国企改革、“一带一路”及油气链。展望2017年,银行理财、保险资金、养老金配置权益资产的趋势不变,尤其是上半年,这类资金是市场边际增量资金,价值股仍可以作为底仓配置。过去3个月我们一直推荐国企改革主线,尤其是11月中以来不断强调国改进入混改新阶段,近期国改仍在不断推进,央企层面,铁总研究铁路企业债转股,中石油通过混改指导意见,地方国企层面,云南白药混改成为新样本,北京国企员工持股试点细则出炉、浙江国资委明确开展混改等试点工作。17年1月中旬-2月中旬将迎来地方两会密集期,在中央经济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混改后,地方两会也有望就国企改革做出新部署,相关公司如隧道股份、泰山石油、铜陵有色、珠江啤酒、合肥百货等。“一带一路”从规划期进入实效期,叠加油价上涨,油气、工程设备类公司受益,如洲际油气、通源石油、惠博普、中钢国际、中国电建、烽火通信、中国铁建、中国中铁等。从筹码变化看,过去几年大盘蓝筹股上涨前多次出现股东户数大幅下降、筹码集中的现象,石化板块涨幅落后、股东数大幅下降,油价上行、国企改革、“一带一路”等催化剂不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