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鹰股份“带病”借壳成功 如果说有的上市公司重组成功是锦上添花,那么还有一些公司重组成功确实雪中送炭。昨日晚间,久未发布利好消息的*ST成霖(002047)终于发布了一则喜讯:公司于2013年10月31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通知,经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委员会于2013年10月31日召开的2013年第31次并购重组委工作会议审核,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获得无条件审核通过。这意味着,曾经饱受质疑和诟病的卖壳之旅成功,宝鹰股份在IPO折戟后终于凭借重组实现上市。 2013年6月初,*ST成霖公开了重组计划,拟将位于深圳市观澜街道福民的土地使用权及其地上建筑物以外的全部经营性资产和负债作为置出资产,与古少明直接持有的深圳市宝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权中的等值部分进行置换,并以3.05元/股的发行价格,向古少明非公开发行1.63亿股股份。同时,向宝鹰股份其他股东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上述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拥有宝鹰股份100%股份。此外,*ST成霖还计划向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重组的配套资金,募资总额不超8亿元,发行价格不低于2.74元/股。 重组完成后,古少明直接持有*ST成霖25.42%股份,古少明及其一致行动人将直接和间接控制*ST成霖总股本的54.54%,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古少明。 然而,这样的重组计划一经公开,就受到了舆论的质疑。一方面,宝鹰股份IPO的重大股权纠纷问题仍未解决,宝鹰股份实际控制人古少明涉嫌侵占集体资产,诉讼缠身。业内人士指出,宝鹰股份“带病”借壳*ST成霖,大有挑战监管底线的嫌疑。 一个月后,深圳中院的一纸裁定,驳与回宝鹰股份因为股权纠纷问题缠斗已久的东方艺术研究会的上诉,令阻碍宝鹰股份借壳上市的最大绊脚石得以清除。 昨日,公司又公布重组获批的利好消息,公司股票暂停上市甚至退市的风险暂时远离。上市八年,*ST成霖仅实现不到4000万的营业利润,最近三年更是巨亏2.36亿元。在多年进行大额关联交易、投资项目大幅亏损、大股东频频套现之后,如今公司濒临退市时间点,却又上演了一幕“金蝉脱壳”的大戏。现实永远比故事更加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