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天气与日历切换到窄版

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BAT693

【1010-1011 综合】 股市经历数轮调整 已大致到位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5-10-14 06:58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195

    主题

    746

    帖子

    209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91
    QQ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1 08: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志林:“秋抢”行情一定会出现 此时应大胆“冬播”

    2015年10月10日 07:31来源: 编辑:东方财富网
    为了完成经济和股市的全年目标,政府必然推出各种刺激经济措施;公募和私募基金、各路机构、大户,必然抓紧时间抢做一把年内最后的“吃饭行情”,修复难看的资产负债表,争取好的排名。
      直至国庆长假期间,市场仍然是一片看空声。许多人坚信2850点不是底,还必须有最后一跌,要跌到2500点以下,才会真正见市场底。
      暂且不论2850点今后会否被击穿,我认为:眼下必须先有一波“秋抢”行情。
      1、“秋抢”是中国股市的必然规律。
      十七八年前,我从中国股市的实践中,总结出股市赢家成功操作的“四季歌”——“冬播”、“春收”、“夏歇”、“秋抢”。
      冬天,即年末年初,当各行各业、各路机构都忙于年终结账时,股市往往出现最低价,此时应大胆“冬播”。
      春天,股市无不随大地万物一起蓬勃生长,往往出现疯涨,就要在春夏之交抓紧“春收”。
      夏天,由于上半年股市和管理层总是出错,或过度暴涨,出现疯牛行情;或货币收紧,出现钱荒;或搞扩容大跃进,导致供求失衡,暴跌不止;或清查违规资金,导致股灾。所以,每年夏天,天大热,人流大汗,但股市却特别冷,暴跌不止,令人忧心,投资者不应该留恋其中,而应“夏歇”。
      到了秋天,由于夏季股市的暴跌过度,各种利空因素均已释放,跌出了日后的上升空间。为了完成经济和股市的全年目标,政府必然推出各种刺激经济措施;公募和私募基金、各路机构、大户,必然抓紧时间抢做一把年内最后的“吃饭行情”,修复难看的资产负债表,争取好的排名。
      因此,每年秋天,或早或晚都会有一波“秋抢”行情,25年股市无一例外。
      2、本轮股灾,跌幅之深之频繁,实属罕见。
      从6月15日到8月26日短短2个多月中,各大指数最大跌幅是:上证指数跌45%,深成指跌49.2%,中小板跌50.5%,创业板跌55.7%,可谓20多年中国股市中罕见的股灾。
      比指数跌幅更严重的是,本轮股灾经历了三次大暴跌:
      从6月15日的5178点,至7月9日的3373点,只用了18个交易日,就暴跌34.9%;
      从7月24日的4184点,至7月27日的3537点,只用了2个交易日,就暴跌15.47%;
      从8月18日的4006点,至8月26日的2850点,只用了6个交易日,就暴跌28.9%。
      三轮暴跌中,共有17次出现了千股跌停的惨烈状况。几乎所有的投资者,不是在第一轮暴跌中受损,就是在第二轮或第三轮暴跌中蒙难。有的人输在牛市中,有的人是输在熊市中,有的人则输在救市中(过早抄底).
      这是25年股市夏季所发生的最剧烈、最频繁的异常暴跌,所以今年发动“秋抢”行情的理由,比任何一年都更加充分。
      3、本轮股灾是由“外伤”引起的。
      历史上的股灾,基本上都是由“内伤”引起的:或因经济过热加强宏观调控;或因货币政策由宽松变从紧;或因扩容过度,令市场短期失血休克;或因出现严重通货紧缩,企业陷入困境;或因股权分置,市场视国有股减持为洪水猛兽,仓皇出逃;或因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使中国经济陷入困境;或因扩容过度,期指做空,令股市熊冠全球6年等等。但这些,都属于经济面、金融面、政策面、货币面、供求面、股市结构面的问题所引起的。
      唯独今夏的股灾,是由“外伤”引起的。即在5000多点的高位,管理层相继清查场外高比例配置,关闭恒生电子Homes端口,限时清理伞形信托等。这是去杠杆引发的筹码平仓和强行平仓,而不是因为中国股市的基本面出了问题。
      目前,市场经过了四个多月的剧烈调整,已基本完成了场外配资的去杠杆,场内融资也从2.27万亿,锐减到9067亿,这就为“秋抢”行情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政府救市资金深度被套。
      在历次股灾中,政府基本上采用政策救市的方法,而极少动用资金救市。
      唯一的一次资金救市,是在本世纪初多次出现1000点时,但最多也未超过3000亿,很快就解围。
      唯独本次股灾中,政府在接连推出包括暂停IPO、央行两次“双降”在内的诸多利好都失效情况下,不得不破天荒地动用了1.5万亿资金救市。但是,由于首次面对的是大规模(最高市值70万亿)+全流通(流通股比例90%以上)+高杠杆(场外配资和场内融资共4万多亿)的市场,加上救市队伍中有“内鬼”作祟,致使国家队救市资金被深度套牢。
      这可以说是发动“秋抢”行情的最大利好。
      可见,市场各方急需“秋抢”行情,带领大盘走出危局、盘局。
      5、股市扩容端已被全部封闭。
      从7月初起,国务院决定IPO暂停,预计年内乃至明年上半年都难以恢复;央企和国企大股东宣布,半年内(明年1月前)不减持股份;所有上市公司大股东都承诺不减持;保险公司和社保基金承诺只买进不卖出;几十家券商联盟宣布,4500点以下不抛售救市买入的股票;1500多家公司大股东增持了股份;除国资改革和资产重组以外,再融资均告停止。
      这可以说是25年股市中,供给端、扩容全部被封闭的最彻底的一次。这是“秋抢”行情难得遇上的市场只“输血”、不“抽血”有利条件。
      6、期指新规有助于股市做多。
      以往的股指期货规定:开多仓限600手,而开空仓无限量。于是,大量的机构在股市低位建仓之后,只耐心持仓,而无推高的意愿和动作。因为,他们可以在期指大量开空单,既做空获利,又可套期保值,对冲股票下跌的损失。这是中国股市过去6年熊冠全球的制度原因。
      而今,由于政府在拯救股灾时,一再被空头陷入困境,终于下决心纠正期指的弊端,四次修改期指交易规则。最终,将期指的日开仓量限为10手,保证金提高了40%,实际上是将T+0变为T+1。致使期指空头退避三舍,大量开空单进行套保,因找不到对手盘而变得毫无意义。
      于是,机构以往盈利的“两条腿”被废了一条,只能靠“一条腿”走路,就是只有在A股中做多,才能盈利。
      这样,今年将是自2010年期指开设以来,机构做“秋抢”行情积极性最高的一年。更何况,今年也是机构在股灾中普遍损失最惨重的一年,故扭亏为盈的动机更为强烈。
      7、利空基本消除,利多不断积聚。
      人们一定注意到,本次的去杠杆是以连续跌停、乃至千股跌停的极端方式进行的,所以,去杠杆显得快速、干净利落和毫不留情(电脑平仓).
      这种快速地去杠杆,同时也在快速地去泡沫。仅仅用了2个多月,股市去泡沫的进程,就相当于以往几年熊市缓跌去泡沫的进程,使股市的估值,骤然间已与998点、1664点大底时相当,利空变成了利好。
      而大半年来悬在全球投资者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美国加息,由于美国的通胀和非农就业数据不理想,至少推迟到明年一季度,使A股长假期间,全球股市出现了连续大涨。这对长假后A股的“秋抢”行情,起了倒逼作用。
      与此同时,利好因素也在不断增多:十三五规划即将问世,刺激了相关题材股蠢蠢欲动;国资改革和资产重组正在加速推进,铸就了第二轮和第三轮暴跌中市场唯一的不跌反涨、不亏反赢的板块;场外资金充沛,外资看多A股,公募基金处于低仓位,私募基金轻仓位,大量的大户和超级大户处于空仓状态;养老基金进场正跃跃欲试;无风险收益率降低到1.75%,使广大居民除了投资股市以外,别无他途等等。
      种种利多因素,假以时日,必将诱发“秋抢”行情的爆发。
      8、底部构筑充分,即将修复成功。
      打开日K线图,可以发现,从8月26日探底2850点之后,尽管市场主流舆论均看低2500点、2000点,但是大盘在2850-3256点区间,已经横盘了25个交易日。如此长时间的横向整理,在以往十分少见,不由使人想起“横起来有多长,竖起来就有多高”的股谚。
      大盘何时有望“竖”起来?我以为,最重要的信号是看五周均线
      令人值得高度重视的是,国庆长假后,上证指数已连续两天收复了五周均线(周末的位置在3125点)。与此同时,深成指也连续两天收复了五周均线(周末位置在11333点);中小板也连续两天收复了五周均线(周末位置在10489点);创业板已连续5天收复了五周均线(周末位置在2072点).
      股市实践告诉我们:五周均线通常是中期多头行情和中期空头行情的分界线,是中线投资者由多翻空或由空翻多的根据
      如果大盘能连续3-5天收盘都站稳五周均线,甚至能突破3256点箱顶,那么,“秋抢”行情有望正式启动。至少可将大盘上升到3200-3500点箱体。
      现在是到了齐心协力进行“秋抢”的时候!
      (李志林,现任华东师范大学企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的李志林博士,师从当代著名哲学大师冯契,学术造诣颇深)
      四季度行情猜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5-10-14 06:58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195

    主题

    746

    帖子

    209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91
    QQ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1 10:3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应健中:沪指或四季度跃上年线 意义重大

    2015年10月11日 08:47作者:应健中来源: 编辑:东方财富网
    目前上证指数年线的位置在3486点,跃上年线意味着跃上市场一年来的平均持股成本,市场将逐渐恢复赚钱的财富效应。值得注意的是创业板综指已经领先跃上年线了,上证指数跃上年线将对市场更具有指标意义,这个目标也许在第四季度可以实现。

      八天的长假,由于没有A股市场的“添乱”,国际股市有了一个尽情撒欢的空间,短短一周,香港恒生指数上涨8%,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上涨10%,国际股市在A股休市期间并没有实质性的利空,这倒过来也给第四季度A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假期中一个最大的利多是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这是华人获得的第一个诺贝尔医学奖,也是大陆科学家第一次在自然科学领域获得诺贝尔奖,这对我国的科技创新是一个鞭策,对股市而言具有现实的和潜在的利多刺激。就现实而言,医药类股票特别是中医药类股票会受益于这个题材,而就长期而言,那些具有科技创新题材的股票将长期受到市场的关注,可以相信未来中国科学家还会脱颖而出,在科技类上市公司中也会出现伟大的公司。这个题材是长期题材,其意义比借题发挥炒作一把意义更大。
      至于假期中传的很多关于TPP达成初步协议问题,这是一个国际经济中比较复杂的博弈问题,其原理类似于微信中的朋友圈,俩人间可以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每个人又有构建不同朋友圈的权利,国际经贸关系的变化是一个很专业的问题,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和中国股市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观察,任何外行的解读以及过于利空的评判,只能是大家吓来吓去,自己吓自己。而长假后开盘的股市对这个问题却丝毫没有反应,本周节后第一天股市不跌反涨就是证明。
      节后第一天股市开门红,这是一个好兆头,这意味着今年第四季度行情是值得期待的。管理层已经将未来的市场发展分成三个阶段:稳定市场、修复市场、建设市场。如果说今年第二季度出台的一系列救市措施属于稳定市场的话,那么今年第四季度的工作重点就是修复市场。
      稳定市场阶段,我们看到了上证指数最低跌到2850点,看到了千股跌停的惨状,看到了管理层为稳定市场的各种表态,时至如今,可以认为2850点就是今年的最低点,市场的底部已经确立,现在的问题不是再确认新的底部,而是怎么从这个底部走出来。
      第四季度也就50多个交易日,市场的基调还是修复市场。去杠杆已经进入尾声,未来基本上遭到废弃的场外配资和伞型基金还有战场需要打扫,而市场的上涨为去杠杆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也就是市场要从越跌越平仓、越平仓越跌的恶性循环中解放出来,在市场的良性循环中解决杠杆带来的所有遗留问题,要达到这个目的,关键就是股市趋势向上。
      要修复市场,下一个需要挑战的目标就是上证指数的年线。目前上证指数年线的位置在3486点,跃上年线意味着跃上市场一年来的平均持股成本,市场将逐渐恢复赚钱的财富效应。值得注意的是创业板综指已经领先跃上年线了,上证指数跃上年线将对市场更具有指标意义,这个目标也许在第四季度可以实现。
      市场的修复除了在走势上修复之外,更重要的是市场功能的修复,只有股市产生财富效应,恢复融资功能,改变目前跛脚的股市现状,那市场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建设市场。这也许要到明年才能实施,在这个阶段中,才能恢复真正意义的股市功能。
      (应健中长期参与中国证券市场,经历过股市中许多惊心动魄的大事件,所见所闻甚多。)
      相关评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5-10-14 06:58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195

    主题

    746

    帖子

    209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91
    QQ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1 21:4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重磅突发:七万亿来了,中国式量化宽松来啦!!!
    橙子财经 | 2015-10-11 21:03

    周末一件非常大的事情,就是存贷比的废除,过去中国一直非常严格监管75%的存贷比指标,经过简单测算,废除存贷比大概能释放约7万亿的信贷空间,但实际上这不算周末最重大的事,最重大的事情是推广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这才是真正的投放基础货币,是中国式的QE来了!
    如果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点击右上角转发给你的朋友,并关注橙子财经公众号。
    七万亿来了,更重大的中国式QE来了

    来自:风雨下黄山作者:黄生

    1、废除75%的存贷比监管指标,是因为这个功能和存款准备金率的功能有一些类似,如果不废除存贷比,那么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就没多大意义,比如存款准备金率从18%下调到17%,100元存款,理论上最多83元可以去放贷,但是因为75%的存贷比存在,只能用75元去放贷,不管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到多少,最终发现做多只能用75元去放贷,于是乎,上面一恼怒,干脆直接废了存贷比。
    2、虽然存贷比的废除理论上能释放约7万亿的信贷空间,但是实际上这有一个过程,甚至是漫长的过程,而且商业银行一下也找不到这么多的优质贷款需求方。
    3、存贷比的废除释放的信贷空间,不属于基础货币的投放,只是普通商业贷款衍生的货币。
    4、真正的大事是央行扩大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这实际上是中国的QE,实际上就是央行投放基础货币,这才是最要命的。
    5、基础货币的投放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非常严重的事情,必须法律严格监管,否则很容易走上滥印钞票之路。
    6、基础货币的投放,相当于是央行对人民举债,实际上是向民众征收铸币税。次贷危机发生后,奥巴马当年为了实施QE,几乎在国会下跪求情,才得以通过,大家可以去看看当年奥巴马单膝下跪的照片。可见对于央行印钞,是多么的慎重,阻力多么大。
    7、中国采取了央行曲线进行QE的道路,就是商业银行先购买地方政府债,然后拿这些地方政府债去央行质押,获得央行的再贷款。实际上就是变相央行印钞QE,然后去购买地方政府债,只不过中间借了商业银行进行过桥。
    8、央行这一举动是变相QE,是印钞投放基础货币,是违背了法律的,这个本来必须要人大通过的,但是通过这样变相QE,就规避了人大的审核。如果上面都这样变相投机,那下面更会不择手段投机了,可见中国的法制精神是多么的薄弱,法律可以随意的践踏和规避,用形式上的合法掩盖本质上的违法,法治之路在中国任重道远。
    9、中国式QE一来,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又大大增加了。
    废除存贷比,这是意料之中的,不用太惊奇,从此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肯定大大增加了,虽然理论上释放约7万亿的信贷规模,但是不属于投放基础货币。
    最大的事实际上就是央行变相QE,购买地方政府债,实际上这是一次拯救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行动,由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巨大,因此这场投放基础货币的大规模印钞,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加大。
    中国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上线,这是有意义的大事,需要表扬和肯定,但是变相印钞QE,这不是好事,需要批评。这就是独立的分析,既不是美分党,也不是五毛党,该赞扬的要赞扬,该批评的要批评,这就是中国最需要的独立、理性的精神!
    拓展阅读:重磅突发:变相印钱大放水,中国式量化宽松来啦!
    作者:刀锋
    来源:今日财经头条
    10日下午,央行宣布推广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决定在前期山东、广东开展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形成可复制经验的基础上,在上海、天津、辽宁、江苏、湖北、四川、陕西、北京、重庆等9省(市)推广试点。
    这条消息,内容比较晦涩难懂,媒体关注和网上讨论不多,但足够“石破惊天”,新闻通稿表述是为了“提高货币政策操作的有效性和灵活性,有助于解决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合格抵押品相对不足的问题,引导其扩大“三农”、小微企业信贷投放,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央行又要开始大规模印钱啦!中国式量化宽松来了!”
    所谓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本质上就是信贷加杠杆!属于“债务抵押次级贷”:先贷一百万,抵押后可以再贷一百万!更或者说,“之前借的一百万还不上了?没关系!这个欠债可以抵押给央行,让央行印钞机开动,然后再借你100万(当然肯定要打个折)!”难怪有网友评论:“已贷解贷,贷贷相传,绵绵不绝……”
    “这不就是把老百姓的房贷包装成金融产品再出售么?看起来好像很眼熟,引发07/08金融危机的不就是这个么?这是为了银行摆脱房地产风险呢,还是国家暗示房地产绝对不会跌?”
    有券商比较谨慎的发表评论“中国式微刺激再现。”,称过去是以外汇为抵押向商业银行提供基础货币,在外汇占款趋势性下降的背景之下,需要新的基础货币投放渠道。都“变相印钱把划账延后甚至一笔勾销了”还只是“微刺激”?我只能说呵呵了!
    再重复一遍之前的观点,三季度GDP数据即将公布,一定会跌破7%,四季度不能再差了!这将倒逼中央出招, 类似08年的温式刺激卷土重来。用新一轮货币大放水来延缓“房地产+地方债+企业破产”危机,是不得以而为之的“托底”之举。
    至于这个政策对老百姓的影响,一定是利好楼市和股市!A股“爱在深秋”的中线反弹,或许真要来了!
    看完此文,大家都默默的转了,并关注了橙子财经公众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