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天气与日历切换到窄版

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66|回复: 5

证监会:规范两融 鼓励融券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发表于 2015-4-19 08:3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17日表示,证监会高度重视两融业务的合规和风险管理,确保持续健康运行。他同时表示,证券业协会、基金业协会近日将参与融资融券的业务指引,支持公募基金依法参与融资融券、转融券业务,并对信披提出要求,各基金公司应该根据资本规定开展融券业务,进一步提高融券的交易便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楼主| 发表于 2015-4-19 08:37:32 | 显示全部楼层
    证监会鼓励融券业务 严查融资融券违法行为

    2015年04月18日 02:07来源: 采编:东方财富网

    证监会始终高度关注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的发展,下一步将继续加大检查执法力度,坚决、及时处理和纠正违法违规行为,为融资融券业务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点击查看>>>融资融券数据
      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17日强调,证监会始终高度关注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的发展,下一步将继续加大检查执法力度,坚决、及时处理和纠正违法违规行为,为融资融券业务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张育军是在中国证券业协会召开的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情况通报会上做出上述表示的。
      张育军指出,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开展五年来,规模发展迅速,运行良好,风险总体可测可控。当前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受到社会高度关注,全行业都要高度重视融资融券业务的合规与风险管理,确保持续健康运行。他对证券公司开展融资融券业务提出了七项要求:
      一是要坚持依法合规稳健经营,进一步强化融资融券业务的合规管理。牢固树立合规意识,完善合规机制,落实合规责任,确保融资融券业务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稳健展开。
      二是要科学合理谨慎确定融资业务规模,根据自身净资本水平、客户状况和风险管理能力,把握好融资融券业务的发展节奏与速度,适当控制经营杠杆,有效防范流动性风险。
      三是要加强融资融券业务风险管理,根据市场发展情况及自身风控要求,及时调整初始保证金比例、可冲抵保证金证券折算率、标的证券范围等管理手段,合理确定客户融资杠杆。
      四是不得以任何形式参与场外股票配资、伞形信托等活动,不得为场外股票配资、伞形信托提供数据端口等服务或便利。
      五是要注意防范和化解客户风险,对高比例持仓单一担保证券和持续亏损的客户群体加强规范引导,对于风险较高的标的证券采取相应管理措施。
      六是要加强客户管理,落实客户适当性管理和分类分级管理要求,加强投资者教育和风险揭示,引导客户专业投资、理性投资。
      七是要促进融券业务发展,丰富券源渠道,优化市场交易方式,降低客户融券成本,满足市场多样化融券需求,促进融券与融资业务均衡发展。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楼主| 发表于 2015-4-19 08:40:58 | 显示全部楼层
      1.75万亿两融高悬 “七要求”提示融资盘风险
      “市场看到的只是严禁伞形信托和场外配资,但很容易忽视监管主体和监管客体的局限性,所以这项要求的实际影响可能并不会像市场普遍想的那样大。”前述非银金融研究员表示。
      被视为A股本轮牛市背后最大推手的融资盘,再一次迎来一轮监管升级。
      4月17日,在证监会每周一次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称,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近日表示,要高度重视两融业务的合规和风险管理,确保持续健康运行,同时提出包括“适当控制经营杠杆”、“合理确定融资杠杆”等七项要求。
      而在七项要求中,“不得开展场外股票配资、伞形信托等业务”等内容,当天下午即在市场上掀起了轩然大波。有机构人士对此认为,监管层对融资业务的收紧和伞形信托等业务的叫停,将会从增量资金、市场情绪等方面对A股形成利空。
      受此影响,当晚新华富时A50四月份期指合约价格盘中价格一度跳水超过5.27%。
      一片恐慌的情绪之中,也不乏理性的声音。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也有一些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证监会对融资融券业务提出的七项要求的监管客体,主要是以证券公司为主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或并不涉及开展场外配资、伞形信托业务的银行、信托等机构,因此实际影响或相对有限。
      不过,即便如此,在他们看来,该政策给市场情绪带来的冲击与不确定性也仍然不容忽视。
      “七要求”提示融资盘风险
      数据显示,截至4月16日,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已高达1.75万亿;而监管层对两融风险提出的新要求,或将对融资盘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
      据证监会相关发言人透露,这七项要求包括“坚持依法合规稳健经营,进一步强化两融业务的合规管理,落实合规责任”、“科学合理来确定融资业务规模,适当控制经营杠杆,有效防范流动性风险”、“加强两融业务风险管理,根据市场情况及时调整初始保证金比例,标的证券管理等手段,合理确定融资杠杆”等内容。
      有业内人士认为,监管层虽在强调加强两融的规模、标的和杠杆的风险管理,但要求并未对具体额度、杠杆、标的作详细约束;前述要求的更大意义,或在于对规模过快增长两融业务进行风险提示。
      “其实政策口径并未发生变化,这更像是一种提醒,因为在上两轮检查中,发现了一些券商确实存在问题。”北京一家大型券商经纪业务条线负责人表示。
      但七项要求同时也提出,“不得以任何形式开展场外股票配资、伞形信托”、“注意防范客户风险,对高比例持仓、持续亏损群体加强规范引导,对风险较高的标的证券”、“加强客户管理,适当性管理要求,加强投资者教育,引导客户专业投资理性投资”以及“促进融券业务发展,丰富券源渠道,满足市场融券需求”。
      其中“不得以任何形式开展场外股票配资、伞形信托”的要求,被较多市场人士认为对当前A股的“隐性融资盘”影响较大。
      “两融以外其他的场外配资也被叫停,将对市场情绪造成较大影响。”北京一家大型券商策略分析师认为,“包括一些不在融资融券范围中的股票,特别是创业板公司,叫停场外配资对这些标的影响可能会很大。”
      而另有投资人士表示,即便在两融监管升级消息落地前,A股已呈现出上涨速度过快的趋势,而调整风险也随之加剧。
      “我们在周二已经把仓位降到了七成,周三又降到了五成,因为预计市场可能会有技术性调整。”北京一家规模近10亿元的私募基金投资经理坦言,“如果对融资盘加强监管的政策对市场情绪造成较大影响,将会让大盘调整加深。”
      事实上,就在强化两融监管政策落地前夕,A股市场仍呈现出较强的上涨态势。
      4月17日,上证指数(000001.SH)早盘高开并震荡上行,曾在盘中一度超过4300点,经过调整后当日上涨仍达2.2%,收于4287.30点;而时间进入4月份以来,上证指数已累计上涨达464.31点,累计涨幅已达12.15%,
      伞形信托禁令或遭误读?
      值得一提的是,亦有分析人士指出,市场对“不得以任何形式开展场外股票配资、伞形信托”的要求有所误读。
      “从这个(要求)发出主体是证监会来看,这项要求其实是针对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的,而不包含银行、信托公司或第三方配资机构。”北京一家中型券商非银金融研究员指出,“张育军是分管机构条线的主席助理,他所提要求的对象主要为券商、基金这些证券经营机构。”
      在其看来,4月17日监管层禁止券商开展场外配资、伞形信托业务,只是对此前禁止营业部代销伞形信托要求的升级。
      “这个政策并不是在叫停伞形信托,而是对之前营业部不准代销伞形信托政策的升级。” 前述非银金融研究员指出“因为这项融资业务无法体现在券商表内,容易造成风险积聚的不透明。”
      事实上,早在今年2月7日,证监会就曾通知各家券商严禁代销伞形信托产品;而在此之后,传统的伞形信托配资业务并未遭遇终结。
      “伞形信托还在做,但是3倍的杠杆很少了,只有总部在上海的一家股份制银行还在给,其他银行都不能超过2.5倍了。”华东地区一家城商行金融市场部经理表示,“现在信托和我们通常也要找夹层,这样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分析人士认为,由于当下伞形信托等配资业务的开展主体仍然以银行、信托等机构为主,因此此次监管层的“要求”,对伞形信托等业务的实际影响或不及市场预期;不过其同时指出,该政策对于市场情绪的影响仍然不容忽视。
      “市场看到的只是严禁伞形信托和场外配资,但很容易忽视监管主体和监管客体的局限性,所以这项要求的实际影响可能并不会像市场普遍想的那样大。”前述非银金融研究员表示,“但是策略上仍然要考虑市场情绪的作用,而且此前大盘上涨速度已经较快,仍然需要警惕市场遭遇回调周期的风险。”(21世纪经济报道)
      相关要闻
    证监会:七方面规范两融业务 要求不得开展伞形信托
    证监会:支持公募基金参与转融券业务
    证监会酝酿扩容沪港通额度
    证监会:一季度新增股票账户同比增长433%
    证监会:不要被“借钱炒股 卖房炒股”的言论误导
    证监会:新三板执法无盲区 市场主体切勿“以身试法”
    证监会:投资者要做足功课理性投资
      证监会取消和调整155项备案类事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楼主| 发表于 2015-4-19 08:46: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证协:券商应在5月8日前上报两融风险评估报告
      4月17日,《证券日报》记者从中国证券业协会(简称“中证协”)了解到,为进一步规范行业融资融券业务发展,切实防范业务风险,中证协决定在行业开展融资融券业务合规与风险控制评估工作并发布《关于开展融资融券业务合规与风险控制评估工作的通知》。
      据了解,此次评估工作的时间安排在2015年4月17日至5月8日。根据要求,各证券公司应当认真填写评估工作底稿,形成评估报告,并于2015年5月8日前,将评估报告及评估工作底稿以电子邮件形式报送中国证券业协会。评估报告和评估工作底稿应当客观、真实、全面、准确反映评估发现的漏洞、违法违规问题及风险隐患。
      对拒不评估、不认真评估、未按期完成评估的公司,中证协表示,将依据有关规定采取自律管理措施,并及时报告中国证监会视情形进一步采取监管措施。发现评估中弄虚作假、故意隐瞒或掩盖违法违规的,将报中国证监会依法严肃处理。(证券日报)
      多家券商提升两融规模上限降低利率
      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和国泰君安三家券商新开两融信用账户的禁令将于下周一到期,而在该三家券商禁开信用账户的三个月内,两融余额增长幅度已近70%,券商对于两融业务的发展也在悄然布局。
      券商对于两融业务的布局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证券日报》记者获悉,多家券商已经提高了其融资融券的总规模上限。今年1月份,华泰证券将融资融券业务总规模上限扩大至不超过1500亿元;广发证券4月8日发布公告表示,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的总规模由“不超过1200亿元人民币”提高至“不超过1600亿元人民币”;海通证券4月14日发布公告称,公司融资类业务总规模扩大至2500亿元。此外,自1月份以来,还有国元证券方正证券光大证券国海证券等多家券商发布董事会决议公告,提高了包括两融业务在内的信用业务规模。
      除了提高两融总规模上限外,降低两融利率也是券商的一大动作。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除了东莞证券融资利率仍保持在9.6%以外,其余券商融资利率为8.6%或8.35%。自今年3月份以来,已有海通证券等36家券商将融资利率降低为8.35%,同时东方证券等10家券商的融券利率也降为8.35%,和融资利率持平。
      两融利率下调的同时,两融信用账户也在不断攀升。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截至3月31日,沪深两市信用账户期末总数为644.78万户,其中个人为643.67万户,机构为11022户。
      据统计,截至2015年3月,券商期末融资融券余额排名前三位的分别为:广发证券974.44亿元、华泰证券958.5亿元和中国银河证券954.24亿元。而国海证券研究员孔令峰认为,3月份市场行情火爆,券商经纪、两融收入大增,是券商业绩增长的主要来源。
      根据沪深交易所的最新数据,截至4月15日,A股融资融券余额已突破1.7万亿元,达17298.80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的17079.76亿元增加219.04亿元。
      “一方面,两融业务是属于风险较大的业务,只适合部分投资者;另一方面,券商应当有稳健发展,顾及长远利益的发展战略。现在两融利率高于整体股息率,再加上换手成本,1.7万亿元的杠杆风险是比较大的,也是不可持续的。”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证券日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楼主| 发表于 2015-4-19 08:47: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两融余额频创新高,券商暂停股权质押力保两融
      “目前券商已经停止了股权质押融资等其他融资方式,力保融资融券业务。”一位券商策略分析师周四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勒不住的疯牛令融资融券余额继续快速增长,继4月14日融资融券余额突破1.7万亿后,4月15日,融资余额也突破了1.7万亿。
      两融余额突破万亿后,增速曾一度放缓。而3月以来大盘再度急速上涨,也再次带动了两融余额不断刷新高点。3月4日,两融余额突破1.2万亿元,3月12日突破1.3万亿元,3月24日突破1.4万亿元。
      进入4月份,更是加快到4个交易日一个大台阶。4月1日两融余额继续创新高地突破1.5万亿元,4个交易日后,4月8日突破1.6万亿元,又过了4个交易日,4月14日,便已达到了1.71万亿元。而截止4月15日的最新数据显示,当日融资融券余额1.73万亿元。融资余额也在当日突破1.7万亿,达到1.72万亿元。
      据数据统计,目前已有47家券商披露了2014年财务数据,这些券商的净资本合计为4108.71亿元。若按此计算,上述融资余额已经达到这些券商净资本的4.2倍。
      东北证券的一份研报分析认为,以融资业务为主导的两融余额大幅增长,说明投资者整体看好后市,对牛市信心充足,融资融券余额创新高,隐含着杠杆交易成为常态,两融监管丝毫不改融资融券增长态势。
      目前监管层对券商两融业务的检查基本上已经结束,并且相对于最初一批处罚对市场的较大影响,最后一轮检查中虽然很多券商也出现违规,但对市场的影响已十分有限,上述分析师认为。
      该分析师称,有些大券商每天融出的资金就达几十亿,而券商目前很大一部分融资资金是由银行渠道借入的,转手融出就有接近2个点的收益。相比于其他融资方式,两融业务在成本、期限等方面也更容易控制。
      除了ETF,融资余额处于前十位的个股中,金融板块仍是大户,其中中国平安(601318.SH)融资余额最多,另外还包括中国重工(601989.SH),中国建筑(601668.SH)。上述分析师认为,尽管涨幅不如表现更好的中小盘股,但近期二线蓝筹表现也很突出。在政策风向未变的情况下,市场还有进一步上涨空间,因此目前加杠杆行情风险还没有凸显。预计未来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指日可待。(一财网)
      融资余额已接近券商财务理论的极限
      根据16日早晨沪深两市发布的数据 ,两市融资余额已达17271亿元。其中,自4月1日以来的10个交易日中激增2332亿元。根据日前发布的上市券商 2014年年报及今年前3个月财务数据测算,融资余额已接近理论极致。
      包括中信证券 、海通证券 、华泰证券等多家两融市场占有率靠前的15家上市券商业已发布2014年年报。记者统计发现,这15家券商2014年底净资产累计4267亿元,总负债16724亿元,达到净资产的3.91倍。金融资产在总资产中占比61%。两融业务余额在金融资产中占比33%。
      而根据上市券商前三月财务数据,截至一季度末上市券商净资产合计5825亿元,按2014年底时的财务杠杆水平及两融业务资金配置比例,已不足以支持这些券商3月底合计8702亿元的融资余额。
      券商要满足过去半个月间及未来融资余额增长,必须大幅调高债务对净资产的杠杆倍数,及腾挪其他金融资产用于开展两融业务,而两者余地都较为有限。
      按照现行的《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券商净资产与负债的比例不得低于20%。也就是说,券商最多可以进行5倍于净资产的债务融资,形成6倍于净资产的总资产。而已经发布2014年年报的上市券商,债务对净资产倍数已接近4倍。事实上,更多券商缺乏短融、次级债等多样化的债务融资渠道,提升债务倍数至监管上限的5倍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外部资金支持接近瓶颈,内部腾挪余地也不见得宽裕。暂时无论券商多么看好两融业务对业绩的贡献,出于风险控制和日常经营的需求,两融融资余额在总资产中的占比终究存在一个合乎逻辑的上限。
      首先,金融资产在券商总资产中的占比相对稳定。根据上市券商2014年半年报,金融资产在总资产中的占比为58%。已发布上市券商2014年年报中该比例则为61%,可见虽然去年下半年股市大涨,但券商金融资产在总资产中的占比相对稳定。
      用于包括两融在内的融出资金和券商自营资金是券商金融资产占比较重且能灵活调整的两大组成部分。在总资产没有大幅增加的前提下,要进一步加大两融业务资金投入就只能削减自营投入,但在大盘行情向好的背景下,这样决策的机会成本颇高。
      某中型券商高管不久前向记者表示,在去年第三季度该券商大幅调整自营仓位用于支持两融业务拓展,由于融资期限多为6个月,该券商自营因此踏空了去年四季度行情,导致投资业务利润率走低。
      假定上市券商在两融市场份额中保持稳定,在当前净资产条件下,券商若将杠杆倍数提升至监管极限,并将新获得的债务融资资金全部用于两融业务,全市场能够支持融资余额应在1.9万亿左右。
      而在现行券商风控监管指标不出现大幅调整的前提下,融资余额要突破上述理论极限的唯一路径就是通过定向增发等股权融资方式,直接做大净资产。如此不仅可以获得增量资金,通过债务杠杆做大总资产的基数也能扩大,形成乘数效应。日前完成H股上市的广发证券就昨日发布公告 ,称其净资本约3月31日增加人民币274.41亿元,达到为人民币585.25亿元,较2015 年增长比率为88.28%。这同时意味着广发证券债务融资潜力放大了约4倍。
      事实上,多家大型券商日前纷纷通过董事会决议,大幅提升了融资业务规模上限,显然对通过股权融资求解融资规模资金困局已有准备。(上海证券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楼主| 发表于 2015-4-19 08:5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