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天气与日历切换到窄版

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开来明道

【1.27 评】 银行理财去杠杆属实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发表于 2015-1-27 17:33:05 | 显示全部楼层
      伞形信托拉响爆仓警报 靴子落地或伤及A股

      去年末以来,国内A股涨势惊人,杠杆化已成为A股“新常态”。在这轮杠杆牛市中,凭借较高的杠杆、较低的配资成本,伞形信托已是成就这轮“杠杆上的牛市”的重要力量,大量产业资本和银行理财资金由此进入A股市场。据估算,目前伞形信托的存量规模约为2000亿元。
      据中证报报道,“119”行情中,伞形信托虽未出现大面积爆仓,但警报已拉响:一些信托公司的伞形信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风险,某信托公司的伞形信托中,有30%的子信托触及“部分平仓线”,已要求劣后级投资者追加保证金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两融交易监管的升温,部分融资盘或向伞形信托等渠道转出,而这或导致监管层更快地出台“针对伞形信托等配资业务”的相应监管规定。如果伞形信托的靴子落地,到时可能又会对A股造成影响。


      川财证券认为,2014年随着两融、结构化配资、伞形信托等产品快速壮大,二级市场投资主体的杠杆迅速放大。高杠杆蕴含的风险引起监管机构的担心。可以确定的是:2015年杠杆增速会下行,否则更多实质性监管手段也会出台。
      从整个参与二级市场杠杆资金的角度占比相对较小(融资融券已超过1万亿),参与的各个主体包括证券公司、信托公司、银行三方都有相应的利益诉求,积极的在参与整个业务的发展。正是因为符合了参与各方的利益,这个就是伞形信托在今年以来迅速壮大的重要原因。
      川财证券表示,二级市场杠杆迅速提升引发监管部门监管,并且是正反馈,如果杠杆再大幅快速提升,必然会引发更加严厉的监管;从这个角度看,杠杆速率会下降。杠杆切实下降必须要求证监和银监同步监管,证监部门监管更多仅是控制住渠道,但由于银行、信托、证券都有利益诉求,所以有效性会大幅削弱。(证券时报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发表于 2015-1-27 17:46:14 | 显示全部楼层
    证监会敲打牛市:炒股要讲政治!

    2015年01月27日 14:10作者:李德林来源: 采编:东方财富网

      点击查看>>>个股研报个股盈利预测行业研报

      1月16日的证监会例会,证妈又发威了,罚了一批,骂了一批。反正一堆违规,大意就是说,券商那借钱炒股的买卖念了歪经。
      在德林社看来,这些都是车轱辘话,弦外之音还没听出来吗?就是,炒股要讲政治,跟着政策走有肉吃。你券商也不例外,更得带好这个头,别闷头赚钱发横财,最后还把国家坑里面。
      当天,证监会终于宣布了对两融检查及处理。因为乱为借钱炒股者延期还款,所以中信、海通、国泰君安暂停新开融资融券账户三个月。其它9家违规的,整改的整改,警示的警示。
      有人就说了,中信证券股东借此内幕提前大幅抛售中信,套现百亿,应算是内幕交易。笑话,你是说证监会泄密吗?再说了,这密还用泄吗?
      要说泄密,那保监会岂不是更是为疯狂。别忘记了1月9日,保监会致电保险公司禁为券商两融业务提供资金的传闻。反正纷纷扰扰,还有人辟谣。到现在一比对,这都是遥遥领先的预言啊。
      市场监管行为,不是用泄密这么来曲解的。市场对于这类信息的捕捉,往往比监管还快。你想想,都是自己干的好事了,谁还心里会没个底啊。
      最重要的是,这段时间大家都在揣测,监管层的态度在哪里?这不,态度很明了了嘛,要的就是各位讲政治。一下子拱到6000点,看起来大家皆大欢喜,可有一种毁灭,叫捧杀。现在,指数都直接突破3400点了,就已经开始是把政府架火上烤了。
      说白了,对于股市,监管层是跌了睡不着,涨了又睡不着。人家干这是也是不想挨骂啊,你看看这一波牛市,不到半年时间大盘已经涨了将近70%。这会儿,保监会睡不着了,证监会更睡不着,确实上涨凶猛啊。于是,拿融资融券开刀,敲打杠杆牛市。
      融资融券干的是啥。通俗一点,融资就是股民向券商借钱买股票。融券,就是股民向券商借股票这货,卖出去,再择机买回来,归还给券商。
      牛市,当然是在齐刷刷地绝大部分是借钱买股。要是融券,一片红彤彤地上涨,再高点买回来还给东家,还不亏了死了。
      那保监会、证监会为啥那么着急呢?股市涨了呗,涨高了呗,肯定是认为有风险了嘛。所以保妈、证妈很着急,告诉各家保险、券商、股民,注意了啊,别怪老妈没提醒,一旦股市暴跌,这钱可不见得拿得回来。
      那是,要是融资的股民都赔个精光了,这钱咋还啊。
      当然,有人说,有点常识和专业素质好吗?券商都有止损线的,不行就平仓。这不,不断延期还款的事情就出来了,而且还是大规模。最为重要的是,万一呢,就没个万一吗,万一股市都连续跌停,券商想帮客户平仓都平不了,你说咋办?2008年的美国次贷金融危机,就是因为啥,因为从来没想过房价会跌而搞出来的。
      本轮A股暴涨,融资融券就是一个不小的推手。你想想,这里面进入的资金,从3000亿元,一步步窜到万亿。成为推动本轮牛市非常重要的资金来源地。融资融券导致股市杠杆不断放大,监管层已多次透露对此担忧。
      新华社连发4文质疑杠杆牛市,大家不卖;证监会加大新股供应量,大家还是不卖;保监会停止放水,大家不卖;证监会敲打券商、敲打杠杆牛市,你还不卖吗?
      如果你还不卖,不要紧,接下来还各种手段来停止放水,来让大家卖。这么明显的政策导向都看不明白,还在A股投资,不是找亏吗?
      炒股是要讲政治的。你说,一堆企业还排着队上市呢,你就那么快把股市拱上去,咋融资圈钱,咋把股市资金引向实体经济啊。股市拱那么快,这是要打乱国家战略性牛市的步伐啊。把政府架火上烤,那哪行啊,那不得帮你败败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发表于 2015-1-27 17:53:08 | 显示全部楼层
      证监会严打两融违规,暗示了什么?

      今年1月16日,证监会对45家证券公司的融资类业务的现场检查结束。其中,证监会通报了12家券商的两融业务违规,并对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及国泰君安采取暂停新开融资融券账户三个月的处理。显然,从上述举措可以看出,证监会有意为当下的“疯牛”行情降温。
      事实上,在近半年的时间内,A股市场出现了罕见性的上涨行情。期间,股市累计最大涨幅接近70%,并一度突破3400整数关口。与此同时,以券商、保险、银行为首的热点权重板块更是出现了惊人的涨幅。其中,券商板块自低点启动以来,累计最大涨幅已经超过了200%!
      值得注意的是,支撑本轮上涨行情的最大动力莫过于长期备受冷落的两融业务。至此,结合沪港通的顺利“通车”,也直接提升了两融业务的助涨作用。
      据数据统计,自2014年7月份以来,A股市场的两融业务规模就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增长态势。而随着两融规模的剧增,其助涨功能也开始逐步展现。
      其中,在2014年年初,两市的两融业务规模也仅有3400余亿的规模。到了去年上半年末段,两融业务规模已经达到了4500亿的水平。
      不过,进入去年7月份,A股市场的两融业务规模却出现了加速增长的态势,其环比增长速度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由此给市场带来了很大的积极影响。截至目前,两市的两融业务规模已经达到1.1万亿的水平,较去年同期出现了数倍的增长幅度!
      不可否认,两融业务对券商而言,确实是一块诱人的蛋糕。其中,开展两融业务,已经逐渐成为券商收入的主要来源。对此,随着股市行情的不断火爆,券商在两融业务上的收入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对券商行业的整体盈利也带来了很大的积极影响。
      不过,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部分券商也开始着力提升自身的两融业务量,以此达到提升用户规模,增加两融业务收入等目的。此外,还有部分券商为了达到目的,有意大幅降低参与两融的门槛,同时还对部分到期的融资融券合约进行展期,由此提升了市场的潜在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参与两融业务的投资者而言,不仅需要考虑其身处的市场环境,还得时刻考虑自身的交易成本。
      按照正常的情况,参与者自身的交易成本不仅包括了融资融券的年化利息,还包括了佣金、印花税、过夜利息、过户费等相关费用,累计涉及的交易费用相当大。至此,在沉重的成本负担下,也加剧了参与者的投机行为。
      一般而言,两融业务对股市具有助涨助跌的影响。不过,当市场的两融规模出现了极度膨胀后,又将会给市场带来潜在的压力。若遇上极端行情时,还可能会引发市场发生严重的踩踏效应。
      显然,这也是证监会紧急严打两融的关键点。
      此外,针对此次证监会的突然袭击,其实早在一个月前已有相关的检查动作。
      去年12月份,曾有传闻称监管部门即将开启针对两融业务的例行检查,其中将涉及40余家券商,但随后即被澄清。
      如今看来,该传言并非空穴来风,之前一直以行业龙头著称的几大券商纷纷中招。显然,监管部门早在一个月前开始放出消息,有意测试市场的潜在风险,但经多次劝告后,就开始动真格了!
      笔者郭施亮认为,此次证监会对两融的打击,一方面体现出管理层有意提升股市的“去杠杆化”进程,降低市场的潜在风险;另一方面,则反映出管理层期望股市走出慢牛行情,而并非“疯牛”的行情。至此,借助对两融违规现象的打击,以达到规范市场的目的。
      2007年5月30日,中国股市上演了一幕“530”暴跌行情。接连几个交易日的千股跌停走势,令不少股民血本无归。其实,在“530”事件之前,证监会早已对市场的狂热氛围给予了警告,但最终因多数股民不听劝告而沦为巨亏的局面。时隔近8年,这一幕似乎再一次展现在我们面前。面对前期狂热的股市,我们还能不听证监会的劝告吗?忘记过去就是等于背叛,股民要跟着政府意图炒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发表于 2015-1-27 17:53: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正是融资融券下的牛市节奏

      两融收紧后,股指出现了非常罕见的暴跌,非常恐慌。
      但反思一下,这次的两融处罚事件真有这么大的威力么?
      1、从账户的比重来看,目前两融账户中,10万以下的散户账户占比达到83%,看似很大对不对,但是两融和普通证券账户非常相似的一点就是——20%的账户集结了80%的资金,因此,这一部分本身并不是两融的主力部队,不伤筋骨,机构在这场绞杀中没有收到太过明显的负面影响。
      2、从杠杆的角度来说,两融资金的来源有两个,其一是券商两融业务,这个层面杠杆较低,利率也较低,同时风控非常严格,对于抵押资产的要求非常严格。这部分实际上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另一部分,银行信托,这部分杠杆比例高于券商一倍(5-7倍左右),利率水平也更高。实际上真的出现踩踏,那么这部分会是主力。但是,虽然这部分风险极大,不过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这部分资金的玩法非常谨慎,大多数账户不会持股过周末,甚至不少谨慎的私募基金都不会进行持股过夜。因此,证监会文件下达的周末,实际上这部分资金里面的主力,已经可以默认为是悄悄地离场了。
      3、处罚并不重,暂停融资融券新开户并不是暂停融资融券业务,而且也只是暂停新开户3个月,并不是认为融资融券业务出现了什么大问题,只是部分券商的违规行为。两融还是正常的,并没有停止。对这些受处罚券商业务也几乎没有影响。
      4、对市场整体融资融券整体影响小,涉及券商所占融资融券份额不到20%.
      5、只是针对暂停新开户,提出了50万的门槛,并不是要求已经开户的强行平仓,更不是说老客户账户不足50万就必须强行平仓退出两融业务。
      证监会的处罚是为了规范市场,是为了让市场更长远发展。但为什么实质意义没这么大的事件被市场放大了这么多倍呢?根本原因在于:
      受处罚的对象券商是本轮翻转式上涨的龙头,而且被暂停该业务的三家券商在业内影响大。证监会高调宣布这次处罚,容易被人误解为管理层在传递一种警示信息,这造成了恐慌情绪下的非理性行为。目前融资逾期在整个A股两融账户上的比例非常庞大。中信融资客户中已经有79户逾期,这里面有接近50户逾期超过5亿。简单计算,这些大户的逾期融资额就超过250亿。如果算上其他券商,那么全行业的逾期待清仓金额要超过千亿。这部分预期的融资额大概率是要在春节前进行清理的。换句话说,虽然这部分机构资金不太可能成为第一轮暴跌的牺牲品,但是长期逐步清理离场的需求还是存在,这种理智的降低仓位被非理性的情绪所连带着快速反应,实际上才是目前市场面临的一个问题。
      可以猜测,有了融资融券的牛市,回调的过程的确可能是一次简单粗暴残酷的调整。让我想起了某大型券商之前对2015的预测:大盘股会瞬间跌停,也会瞬间涨停。
      但行情就此终结的概率很小。
      这跟1999年的519不一样。
      当时两个月到6月30日,沪指暴涨了66%,但是在7月1日,《证券法》正式实施,沪指一天暴跌7.6%,当年余下的六个月再度下行,直到2000年重拾升势。
      融资融券交易并非牛市的主要推动力,而只是一个加速器。也就是说,融资融券交易改变了市场的上涨轨迹的角度,却未有改变市场的方向。因此,调整后市场的升势将会放缓,但不会停止。
      这跟530也没有可比性。
      530提升印花税是源于压制创业板炒作的需求,当时大盘已经从1000点涨到了4300。但是目前我们看到,主板蓝筹——尤其是金融蓝筹的估值抬升仅仅只是回归合理价格,根本不是炒作,即便是券商股,目前也仍然处于合理的估值区间,这种状态下,蓝筹的估值优势放在国内,放在国际上都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随便以中国平安来说,估值大约是EV的1.3倍。国际上合理的估值是2--3倍,07年平安的估值接近7倍。可以说目前平安保险的估值和2012年的历史低点的估值差不多,不要看已经涨幅已经翻倍了,其实估值仍然有翻倍的空间。
      再来随便看个银行,比如交通银行,6.1的每股净资产,0.9的每股盈利,股价如今6.5,很难想象,资金如此活跃的当下,会放下这么大的一片洼地?只要这种洼地存在,资金是不舍最终离场的,牛市也不会完。就哪怕连风格转换也不会,当年530前,市场爆炒中小板,530之后,风格快速转化为大盘权重。而这次,洼地一直在这些蓝筹。暴跌之后重拾升势的还是这些蓝筹。
      谈论牛市会不会完,最不济的说,中国的证券市场仍然是讲政治的,肖刚尤其如此。高层表态了要建立符合大国形象的证券市场,证监会本身有推动注册制和股票期权的需求,这种深层的整治需求意味着市场的暴涨必须被遏制,但是市场回归熊市,同样是几乎不可能的,监管层希望得到的是一个慢牛的行情。在这种背景下,舒舒服服的推出注册制等等一系列政策,就好比IPO二次重启之初,7-9月份的行情状态。
      所以个人认为两融收紧会诱发市场的调整,这种调整或许一周、或许一个月,但是从中长线的角度来说,A股没有理由在这里停步,蓝筹也没有理由停步,接下来还有降息降准呢,趋势没那么容易改变。
      一定要猜测短期走势的话,你看看,2000年至今共有23次跌幅超5%,而随后一个交易日共有18次出现反弹,反弹概率为80%。所以明天就报复性反弹的几率很大,但当然,马上继续又开始进入上涨通道的可能性太小,毕竟搞了这么一次大家都被吓到了,报复性反弹后,要跑的人太多,需要一段时间的反复,然后再继续牛市的节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发表于 2015-1-27 22: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谁制造了人民币500基点大跌:“渡边太太”身影显现

      谁制造了人民币500基点大跌:“渡边太太”身影显现
      编者按
      1月26日,人民币即期汇率跌幅几近央行规定的上线2%,最高跌幅逾1.94%。人民币此轮下跌始于2014年10月,其背景是全球流动性放水,国内经济减速。但美国经济一枝独秀,退出QE。因此跟美元比,人民币开始了熊市征程。
      本期专题从多个角度来观察人民币贬值。比如记者从交易员处获悉,造成1月26日较大跌幅的很可能是“日本大妈”的撤离;而人民币下跌也为国内货币宽松创造条件;落实到投资,美元资产作为投资对象的QDII将会受益。
      重点提示
      26日早盘人民币即期汇率大跌近2%,一度触及人民币-日元套利交易的盈亏平衡线。毕竟,多数套利机构是以2010年美国国债收益率(现在约为2%)作为业绩参考基准,当人民币-日元套利交易的年化利差收益保持在4%,就意味着套利交易的超额收益为2%。
      然而,随着人民币即期汇率一度跌幅接近2%,这部分超额收益荡然无存,加之套利机构发现近期中国政府调低人民币中间价,似乎有意容忍人民币适度贬值以提振经济发展,最终引发套利资金撤离潮涌。
      本报记者 陈植 上海报道
      “26日早盘几乎见不到结汇盘,基本全是购汇盘。”一位银行外汇交易员感慨。
      购汇盘潮涌的结果,就是当天早盘期间,人民币兑美元(6.2535, 0.0257, 0.41%)即期汇率一度贬值500个基点至6.2518,跌幅超过1.94%,逼近人民银行[微博]允许人民币单日现汇在中间价上下2%的波动区间。
      这也是人民币即期汇率连续第二天大跌。早在1月23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已经跌至近200个基点,创下过去七个月以来的新低。
      在这位外汇交易员看来,此次触发人民币即期汇率接近跌停的幕后推手,无疑是此起彼伏的欧元贬值潮。
      “23日人民币汇率之所以大跌,主要原因是欧洲央行推出万亿欧元QE而引发美元汇率大涨。26日早盘,人民币汇率一度接近跌停,始作俑者是上周日希腊大选结果,引发市场担心希腊可能退出欧元区,由此进一步推高美元指数。”他分析说。
      但令他颇为惊讶的是,26日早盘推动人民币即期汇率一度逼近跌停的资金力量,除了银行与企业的避险购汇买盘外,更多则是套利资金不惜代价地加速撤离人民币。
      “这些套利资金对各国央行货币政策动向是最为敏感的。”一家国际投资银行人士表示。上周二,中国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去年中国GDP增速接近7.4%,低于市场7.5%预期值后,这些套利资金就已经打算撤离人民币。而周末欧元汇率突如其来的大跌,无形间加快了他们的撤离步伐。
      在他看来,这些套利热钱是“有备而撤”的。近期人民币汇率被高估的声音不绝于耳,有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央行若能允许汇率在一定幅度贬值, 中国经济增速有望回到7.5%以上。
      “这些套利资金其实在豪赌中国政府相关部门为了保经济增长,会默许人民币适度贬值,这才加速撤离人民币,甚至转而押注人民币贬值套利。”这位国际投资银行人士说。
      希腊大选的“多米诺效应”
      在不少外汇交易员看来,上周日希腊大选结果,无疑是26日早盘人民币即期汇率一度接近跌停的直接导火索。
      这个形成的逻辑是,相比上周四欧洲央行推出万亿欧元QE政策,更多是为了借助欧元贬值对抗经济通缩,希腊大选结果则可能直接动摇欧元区的完整性。
      究其原因,在希腊左翼激进联盟党在议会选举大获全胜后,该党领导人齐普拉斯(Alexis Tsipras)有望成为新任总理。将在他的带领下,希腊有可能成为第一个在欧债危机期间公然反对欧盟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IMF[微博])纾困条件的欧元区政府。
      “这也是金融市场最担心的结果。”这位国际投资银行人士表示。由于希腊左翼激进联盟党一直反对希腊通过财政紧缩政策获得外部援助,而是倾向采取债务重组等方式解决本国债务违约问题。这让众多资产管理机构担忧这个政党很有可能迫使希望退出欧元区,纷纷抛售欧元避险。
      截至上周五收盘时,欧元兑美元(1.1238, 0.0002, 0.02%)汇率跌幅超过100个基点,一度跌至2001年以来的最低值1.11附近。
      由于美元指数的约60%比重是挂钩欧元,欧元大跌势必引发美元大涨,令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承受较高的贬值压力。
      “正是这种市场预期,令26日早盘基本见不到结汇盘(即买入人民币卖出美元),银行与企业都在买入美元卖出人民币,直到人民币即期汇率接近跌停时,才有银行开始反向操作,锁定自身汇率风险。”上述外汇交易员说。
      在他看来,相比银行企业的避险购汇盘,真正触发人民币即期汇率大跌的资本力量,其实是套利资金的撤离。
      日元套利交易撤离“作祟”
      令多位外汇交易员相当吃惊的是,即便26日早盘人民币即期汇率一度接近跌停时,仍有不少资金在拼命购汇。
      “这似乎不是银行与企业的避险购汇买盘所为,更像是套利热钱在不惜代价地撤离。”上述外汇交易员分析说。随着过去数年人民币持续单边升值,市场弥漫着大量套利资金。其中最流行的,当属人民币-日元套利交易。由于日本长期执行零利率政策,导致人民币存款利率较日元高出约3%。于是,大批对冲基金与资产管理机构便以0-0.25%融资成本拆入日元,兑换成人民币存入当地银行或投资理财产品,套取约3%的利差收益。加之日元QE政策引发人民币兑日元年年持续升值,扣除相关融资成本与手续费用,人民币-日元套利交易的无风险年化收益接近4%-5%,对不少机构具有相当高的吸引力。
      “去年3月中旬人民币汇率一度单日大跌500个基点,已经逼退了不少人民币-日元套利交易资金,但他们很快又卷土重来。”他说。由于去年底日本央行启动新一轮日元QE政策,加之当时人民币汇率开始企稳升值,又令大量日元套利交易资金趋之若鹜。
      但在他看来,这回套利交易撤离人民币,可能很难再回来了。究其原因,主要是欧元贬值的多米诺效应所致。长期以来,日本国内同样流行着欧元-日元套利交易,即日本渡边太太们喜欢用高资金杠杆借入日元,再兑换成欧元赚取两者的汇差。由于日本央行早早启动日元QE政策,随着欧元兑日元汇率趋于升值,这类高杠杆的欧元-日元套利交易往往能产生可观的年化收益。
      如今,随着欧洲央行也启动QE政策引发欧元汇率大跌,渡边太太们迅速转变策略,大举撤离欧元-日元套利交易,转而押注欧元汇率下跌,由此引发日元汇率反弹。
      “一旦日元汇率反弹,势必压缩人民币-日元套利交易的汇兑收益,即使人民币兑日元短期仍可能保持上涨,但在这些无风险套利资金眼里,只要人民币兑日元汇率趋向双向波动,就存在亏损风险隐患。”他分析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多位外汇交易员处了解到,26日早盘人民币即期汇率大跌近2%,一度触及人民币-日元套利交易的盈亏平衡线。毕竟,多数套利机构是以2010年美国国债收益率(现在约为2%)作为业绩参考基准,当人民币-日元套利交易的年化利差收益保持在4%,就意味着套利交易的超额收益为2%。
      然而,随着人民币即期汇率一度跌幅接近2%,这部分超额收益荡然无存,加之套利机构发现近期中国政府调低人民币中间价,似乎有意容忍人民币适度贬值以提振经济发展,最终引发套利资金撤离潮涌。
      “据我所知,有些金融机构的人民币-日元套利交易还出现一定程度亏损,不得不在26日早盘止损出局。”他透露。
      (注释:渡边太太即拆入低息日元投资境外高收益品种及外汇投资的日本家庭主妇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楼主| 发表于 2015-1-29 08:42:4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易经角度选择2015年的大牛股
    从易经角度选择2015年的大牛股


    宇宙太极化育万物,太极生出天地两仪,两仪又生四象。四象是四个时空的结合体,即东南西北和春夏秋冬四方与四季。东南西北和春夏秋冬四个时空分别对应着《洛书》时空的震卦、离卦、兑卦、坎卦。按照六十甲子纳音表,2015年年号乙未年,依旧是沙中金,也即羊年是金年,按照五行说,金克木,金生水。因此,2015年还应该避免选择与木有关的板块票票,羊年选股水字为先,因为金生水,与水相关的票票或许在羊年蕴含更大的机会,我们就找与水相关的票票吧。

    应该指出的是这里的水是指广义的水,水体现了流动性、连续性、漂流不定性、奔波性、易生变化性、液体性、清洁性等。与水有关的行业票票如下:水务股、污水处理股、食品饮料股、奶业股、航运股、水产养殖股、水利建设股、公用事业股、游艇股、海水淡化股、广告股、餐饮股、酒店股、贸易股、清洁股、玩具股、旅游股、运输物流股、银行股、保险股、证券股、体育股、医药股、移动通信股、移动互联网股、物联网股、电子信息股等。由于沙中金需提炼锻造,表明与水相关的股票只是机会更大些,还需要在与水相关的票票中继续优中选优,才能够凝练出大牛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