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 追逐沪港通 警惕“新、小、差” 有所买,就有所不买,沪港通下周的开启固然将让市场向着不少热门标的展开“逐新之旅”,但同样意味着不少业绩堪忧、风险积聚的板块个股成为资金的重点逃离地,“炒新”“炒小”“炒差”等非理性投资行为也将逐渐减少。 综合市场人士观点,在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退市新政将于明日正式生效的背景下,目前两市40余只ST、*ST公司将最先受到冲击,而近期炒作热潮渐退的次新股也因估值过高而不被看好,预计跌势仍将持续一段时间,此外,鉴于沪港通开闸后,蓝筹股的群起而动或将使得中小盘题材股承压,对于[color=rgb(0, 0, 0) !important]创业板部分热门概念,投资者也需保持谨慎。 伴随着《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明日正式生效,深陷亏损泥潭的绩差股无疑将进入“末日危途”,成为资金主要逃离场。具体来看,在新政正式实施后,目前两市的40余只ST、*ST公司将最先受到冲击,除了*[color=rgb(0, 0, 0) !important]ST国恒、*[color=rgb(0, 0, 0) !important]ST超日、*[color=rgb(0, 0, 0) !important]ST二重以及*[color=rgb(0, 0, 0) !important]ST凤凰4家被暂停上市的公司外,今年前三季度两市仍告亏损的ST公司仍有22家,其中包括*[color=rgb(0, 0, 0) !important] ST锐电、*[color=rgb(0, 0, 0) !important] ST钢构、*[color=rgb(0, 0, 0) !important] ST东安、*[color=rgb(0, 0, 0) !important] ST霞客、*[color=rgb(0, 0, 0) !important] ST国创在内的多家公司目前仍未有明确的重组方案,而[color=rgb(0, 0, 0) !important] 宝德股份、[color=rgb(0, 0, 0) !important] 天龙光电和[color=rgb(0, 0, 0) !important] 万福生科3只创业板个股已经发布了关于暂停上市风险的警示公告,对于以上个股,投资者应小心提防,不宜过多参与炒作。 同危在旦夕的诸多绩差股一样,前一段时间高高在上的次新股也在本周遭遇了资金集体抛弃。自10月上市以来连拉24个涨停的[color=rgb(0, 0, 0) !important]兰石重装在前日大跌之后于昨日躺上跌停板,而在领涨龙头的熄火中,次新股板块也于昨日尽显低迷。此前抢得贵州茅台两市第一高价股宝座的[color=rgb(0, 0, 0) !important]腾信股份盘中震荡跌停,收盘大跌9.99%,将冠军之位交还贵州茅台之手,[color=rgb(0, 0, 0) !important]长白山、[color=rgb(0, 0, 0) !important]良信电器、[color=rgb(0, 0, 0) !important] 中来股份、[color=rgb(0, 0, 0) !important] 宝色股份等十余只个股在收盘躺上涨停板,最终,在当日参与交易的101只个股中,有86只个股呈现下跌,占比超过八成。[color=rgb(0, 0, 0) !important] 光大证券认为,当前新股炒作的疯狂存在诸多不理性之处,业绩预期不佳、估值明显高于所属板块整体水平、高位放量的次新股很可能出现较为剧烈的调整,建议投资者尽量避免参与。 值得一提的是,在昨日下跌的80余只次新股中,有接近40只来自创业板,而在次新股的集体萎靡下,本周跌势连连的创业板也于昨日再度收跌,周跌幅已达到5.35%。分析人士认为,由于海外投资者更注重价值投资,往往偏好稳定增长的大市值股票,而A股投资者具有更明显的博弈特征,“炒新”“炒小”“炒差”等非理性投资行为一直存在。随着沪港通的推进,市场的投资理念将会出现转折,以银行、券商等为首的蓝筹板块或受到主力资金的广泛关注,而创业板为首的题材股将全面退潮,投资者需予以重点注意。 猜想 开闸之日大盘如何走 上攻还是见光死? 沪港通下周一开闸,引发了市场广泛猜想。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沪港通正式扬帆起航,A股将迎来全球配置新时代,海外资金将积极入场,有望推动大盘“水涨船高”。也有人认为,这个利好已经提前兑现了,大盘或遭遇见光死。 A股牛市新起点 在沪港通即将到来之际,本周大盘出现高位震荡。看好后市的业内人士指出,一方面,目前股指正处在套牢盘密集区域,需要资金配合方能有效突破;另一方面,蓝筹股是本轮反弹主力军,此类品种想要再次启动需要成交额显著放大。而随着下周沪港通的正式落地,资金阀门将被打开,为A股带来源头活水,有助于蓝筹行情进一步演绎,股指有望继续向上拓展空间。中长期来看,A股个人投资者交易量占比近81%,香港则以机构投资者占主导,交易占比61%,尤其是以成熟市场的海外机构投资者为主导。因此,沪港通开闸也将有助于内地资本市场国际化,直接改善A股投资者结构,有助树立A股价值投资的理念和大盘蓝筹股的估值纠偏机制。 另有分析人士认为,境外投资者的引入将促使蓝筹股进行价值重估,蓝筹股有望迎来估值修复行情,短期的沪港通赚钱效应可能超市场预期。同时,若沪港通点燃指数和蓝筹股的投资热情后,有望扩散到风格类似的场内其他投资者,包括QFII、保险、私募、社保基金等,可能在行情启动后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由此带来的羊群效应可能远超静态上的影响。尤其是下周一沪港通启动后,若每日130亿元额度在短时间内顷刻用完,将激发市场短期乐观情绪。当产生赚钱效应后,可能引发场内资金的“抢筹行为”,若连续几天额度迅速用完,影响将进一步升级。 “A股市场牛市刚刚起步,这一轮牛市可能会达到2006到2007年的那轮水平。”更为乐观的大摩表示,A股市场牛市才刚刚起步。不管是与历史水平还是与区内其他经济体相比而言,中国的A股市场估值水平都很低,而且中国的经济基本面仍然比其他国家健康,而且有着更好的改革动能。沪港通的落实表明监管机构对市场经济以及开放资本账户的意愿,同时[color=#000 !important]国企改革以及产业转型方面的改革也在进行。总的来看,A股市场正在吸引大量的国际资本进入,将成为亚太区域内的主要投资标的之一。 遭遇“见光死”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认为下周一沪港通开闸将给市场带来上涨,也有部分市场人士提醒投资者警惕“见光死”。此类人士表示,一方面沪港通这个利好已经提前兑现了,市场7月份以来上涨了400余点;另一方面,很多追求绝对回报的投资者会锁定他们的全年收益率,沪港通恰好给他们在这个时间点锁定利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口。因此,很可能沪港通启动之日,便是市场调整之时。 再具体从市场内部来看,由于估值修复以及沪港通启动在即等因素推动,近期蓝筹行情体现得较为明显,不过连续三轮反弹以来,大盘积累了较为强烈的技术调整需求,在指数突破2500点后,高位休整依然无法避免。因此,虽然市场内在强势力量仍在,但诸多板块却同期出现缩量回调。特别是在下周沪港通即将启动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昨日,最受益的券商股集体回调,这或许是“见光死”的前兆。 天信投资认为,昨日股指以小阳报收,市场资金小幅流出。技术形态上看,延续震荡整理走势,KDJ指标出现死叉,高位缩量意味市场短线买盘乏力,需时间和空间消化压力。而创业板总体仍处于空头趋势之中,震荡下行依旧是大概率事件。此外,昨日次新股大面积跌停,板块风险加剧,也为市场增添了不安因素。下周大盘将面临沪港通,新股发行,股指期货交割等多种考验,不确定性较多,投资者短线应适当减仓,以控制仓位为主。 以震荡模式平稳度过 而对沪港通启动看法平淡的市场人士则认为,就目前市场表现来看,随着沪港通的临近,市场分歧开始显现。毕竟沪港通利好已经提前兑现了不少,其影响也是长远的,并非用一日就能概括。而下周的新股批量发行对资金有分流作用,而低估值、高股息率的蓝筹股则受益于沪港通实质性开通,多空因素将出现对冲。因此,下周一沪港通开闸之日,市场或将以震荡形式平稳度过,不会掀起太大波澜。 广州万隆指出,沪港通下周一开闸,从长线上来讲资本的开放当然利好于A股市场,但仅从下周的走势来看,作为前所未有的事件,是催化剂爆发还是利好兑现都是未知数。同时,下周又将开始新股发行。从前几次的情况来看,虽然市场已经逐步适应IPO频率,但资金冻结带来的短线回调屡有发生。此外,下周又是股指期货11月合约的交割周,或将由此引发多空双方来回发力。由此看来,股指短线还是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大盘在冲上2500点位之后,连续出现的缩量涨放量跌更是个不祥信号。因此,短期内股指极有可能转向区间震荡的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