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天气与日历切换到窄版

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87|回复: 2

冷雨寒风中永别红线女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发表于 2013-12-17 12:5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冷雨寒风中永别红线女 习近平李克强送花圈

    [url=]扫描到手机[/url]


    2013年12月17日11: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广州12月17日电(记者 索有为)冷雨寒风是广州17日的主调,一代名伶红线女的遗体告别仪式当日举行。习近平、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红线女送来花圈致意。

      今日的广州殡仪馆白云厅散发着阵阵花香,红线女生前演唱的悠扬的粤剧在厅内萦绕,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社会各界送来的花圈摆满了悼念厅,红线女安卧在鲜花丛中,彩色遗照的两边挽联写着:她的生命属于艺术,她的艺术属于人民。

      据悉,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送来了花圈。送来花圈的还有胡锦涛、刘延东、刘奇葆、汪洋、赵乐际、胡春华、朱镕基、温家宝等。记者注意到,齐心、周秉德等也送来了花圈。

      广东省省长朱小丹、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等来到现场与红线女告别。

      遗体告别仪式上,红线女之子马鼎盛哽咽着说:“红线女与祖国荣辱与共,善始善终,她的生命属于艺术,她的艺术属于人民。母亲红线女永垂不朽。”

      虽然广州天气寒冷,很多市民仍然风雨无阻来到殡仪馆送别他们热爱的红线女,记者发稿时,仍有不少市民在厅外的雨中排队等候,估计来参加遗体告别仪式的各界民众有数千人之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7 13: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红线女(1924年12月27日-),原名邝健廉,广东开平水口镇泮村人,[1]生于广州西关,现居广州环市路华侨新村,是中国享誉海内外的粤剧表演艺术家,众人皆称为“女姐”。代表作《荔枝颂》、《珠江礼赞》、《昭君出塞》更被视为粤剧唱腔的经典,并开创了独树一帜的红腔。

    1 艺术生涯
    2 艺术作品
    3 艺术成就
    4 奖项
    5 家庭
    6 有关著作
    7 参考文献
    8 相关网站
    艺术生涯

    家族被誉为粤剧世家,外祖父是名须生声架南,舅父是名武生靓少佳,舅母是著名花旦何芙莲,[2]堂伯父是同治年间创建粤剧行会“八和会馆”的著名武生邝新华。[3]

    从小就受到粤剧艺术熏陶的红线女,八、九岁便跟留声机学唱粤曲。抗日战争前,家住广州西关,[3]1938年因日军侵华而辍学,同年7、8月间,随母亲经澳门赴香港,拜舅母何芙莲为师,正式踏入艺术生涯,取艺名“小燕红”。[4]1939年春节,在胜寿年班首次登台演出。自此便常在戏班中练功,并于夜场扮演丫环、宫女的配角,在胜寿年剧团任第三花旦。1940年,她随何芙莲临时于粤剧名伶靓少凤的金星剧团演出,靓少凤为女姐正式改名为“红线女”。1941年到上海登台演出,年底日军占领香港,红线女迁居于靓少凤家,并于15岁加入马师曾剧团。1943年,广东肇庆演出,在内地第一次用“红线女”艺名,成为“师曾剧团”的正印花旦。其后不停到抗战后方巡演,包括广西在内多处战地留下女姐等马派剧目的身影,如《苦凤莺怜》、《斗气姑爷》、《软皮蛇招郡马》等。

    抗日战争胜利后,她回到香港,并学习京剧三年,后来得到港澳富商何贤赞助成立了“真、善、美粤剧团”,且先后与马师曾、薛觉先合演《蝴蝶夫人》、《清宫恨史》等剧。1946年在香港连续一个月每天不停演出粤剧戏目《我为卿狂》轰动全港,次年以《我为卿狂》为题材拍摄了第一部电影。到1950年代初,又组建了红星粤剧团,与马师曾领衔到广州演出现代戏《珠江泪》。1952年,她又一并演出了《一代天骄》、《王昭君》,并且尝试改编《蝴蝶夫人》和莎翁名著作为粤剧素材。女姐在传统旦角的基础上,融入京腔、昆腔及西洋美声技法,创造出著名的粤剧唱腔“红腔”,使粤剧旦角唱腔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1955年,受到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邀请,她放弃了在香港演艺界的事业,回到内地。1956年藉回内地参加国庆7周年观礼活动,受到周恩来接见,是年底参与广东省粤剧团演出。及至1957年正式以个人身份加入广东粤剧团(今广东粤剧院)。此后,她先拜京剧梅兰芳为师;请程砚秋设计身段、水袖;请俞振飞指点《桂芝告状》;请周小燕改进《思凡》的唱腔;并且研究将昆曲名家朱传茗、歌唱家郭兰英、王昆等唱腔技巧融入粤剧发声,先后演出《搜书院》、《昭君出塞》、《苦凤驾怜》、《打神》、《李香君》、《关汉卿》、《山乡风云》等剧目,最终完成红派艺术的创造。

    文化大革命期间,红线女一家受到滋扰和迫害,被逼离开艺术行业,到广州街道打扫,并且多次被“造反派”剃“阴阳头”。1967年被下放到广东英德茶场劳动。

    1980年代红线女重回艺术舞台。1980年,红线女在艺术上进行大胆尝试,与秦中英合作改写《王昭君》,扭转悲剧情节成为《昭君公主》。当时与陈笑风等人合演。[5][6]1984年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举行粤剧戏曲小调的独唱音乐会,这是女姐文革后首次登台演出,1988年国庆前夕,红线女率广州粤剧团到北京举行了“红线女专场”;1994年,红线女又在北京主演《白燕迎春》。并创办了红豆粤剧团,培养粤剧接班人。

    艺术作品

    在60多年的表演生涯中,曾参演70多部电影作品,主演了近200个粤剧剧目。其中包括有 1947年,涉足影坛,所主演影片除粤剧《关汉卿》(1960年)、《搜书院》(1956年)、《沙家浜》、《李香君》、《公主刁蛮驸马骄》、《打神》外,还有故事片《慈母泪》、《胭脂虎》(1955年)、《秋》(1953年)、《爱》(1955年)、《山乡风云》(1955年)、《我是一个女人》(1955年)、《昭君出塞》、《拾玉镯》、《人海万花筒》、喜剧《审死官》、写实片《天堂春梦》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7 13:02:17 | 显示全部楼层
    艺术成就

    曾于50年代至今获历任中国国家领导人接见,其中在1958年,时任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亲自给她写信,希望女姐身体力行,努力做“劳动人民的牵线女”。她多次被授予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包括第三、四、五、六、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1957年在苏联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上演唱《昭君出塞》,获东方古典歌曲竞赛金质奖章,成为第一位亚洲人获得此项殊荣;1985年,获得美国亚洲艺术协会和联合国交响乐协会分别颁发的“杰出艺人奖”和“太阳和平奖”;1990年获广东省人民政府通令嘉奖;1992年当选为中国戏剧家协会广东分会主席;2001年6月15日,红线女在美国纽约林肯艺术中心接受“2001年度最杰出艺术家”的终身成就奖的最高荣誉;2002年1月1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红线女“粤剧艺术杰出贡献奖”,2005年获香港浸会大学颁赠荣誉文学博士学位。此外广州市政府特在广州珠江新城投资兴建红线女艺术中心,庆祝女姐从艺六十周年,表扬红线女一生对粤剧戏曲、电影文化的杰出贡献,于1998年12月落成。

    奖项

    1957年,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东方古典歌曲比赛金质奖章
    1985年,荣获联合国亚洲表演艺术协会授予的“杰出艺人奖”和联合国交响乐协会授予的表演艺术奖
    1998年,霍英东成就奖
    2001年,纽约文化事务部和美华艺术协会颁发的“粤剧终身成就奖”
    2001年,广东省政府颁发的唯一“粤剧杰出成就奖”
    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文化部颁发首届“造型和表演艺术创作研究成就奖”
    2005年,香港浸会大学颁赠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家庭

    1944年与马师曾结婚,有两子一女,他们的小儿子马鼎盛是香港著名的“民间军事评论家”,曾任职香港多家媒体,现为凤凰卫视军事评论员。其女儿红虹为著名粤剧花旦,但于80年代初被大陆官方称为“潜逃到台湾”,震惊中外,后作为移民身份入藉加拿大。

    有关著作

    《红线女日记》
    参考文献

    相关网站

    世界杰出华人系列(十五):红线女
    红线女女儿红虹专访
    红线女:红豆生南国,歌诵粤海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