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经济增长进入了“新常态”。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提出了“要适应中国经济增长新常态”的新观点,应当引起广大投资者的高度重视。 何谓中国经济“新常态”?按我的理解,主要是指: 第一,容忍经济增长放缓,在2020前,维持在7.5%左右。即使复苏,也不求高增长。 第二,不再搞强刺激。即使某时段遇到了经济困难或增速有所回落,也较多地采用微刺激的方式来稳增长。 第三,经济增长动力发生了转换。即政府投资,让位于民间投资;出口为主导向,让位于国内消费为主导向;传统产业,让位于创新驱动;周期性加固,让位于改革驱动。 第四,大力扶持服务业,注重改善民生。 第五,告别货币增长推动型,去杠杆化,降低房地产在经济中的比重。 第六,既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又不能代替或否定政府的调控作用。 由此,人们应当充分认识到,今后再指望货币和经济的高增长已无可能,指望政府再用投资来拉动经济也不现实,指望房地产卷土重来更是幻想。要坦然接受并适应较长时间7.5%左右的增长速度,向调结构转方式要动力,向改革创新要动力,向增加消费要动力。这就是当今和未来中国经济的新常态,新格局,新特点。 2.股市也要适应“新常态”。 第一,有色、煤炭、钢铁、水泥等周期性板块,不再得到产业政策和内生成长性的支持,从而压抑了大盘指数的上行高度。 第二,银行、金融、地产板块受制于货币政策,坏呆账、不良资产和去存量、去杠杆化的压力,也难以有突出的表现。 第三,货币、投资的减量和经济的减速,使大多数主要依赖于内生成长性的股票,成长性不足,上行乏力。 第四,因政府会议、文件、讲话、表态刺激的事件板块和地域板块,虽然屡屡被市场热炒,但由于从概念——具体落实——市场竞争——拿到订单——组织生产——质量达标——顺利销售——产生效益——提升业绩,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而这些概念股的提前炒作屡屡涨停,甚至短期翻倍,已提前透支了预期的业绩增长,故今后上行阻力重重。 第五,唯有外生成长性的板块,如国资改革概念股等,是经济新常态和股市新常态下最大、最确定的机会所在。 72家上海所有的国资改革概念股,都已提交了改革方案,都将会先后停牌,最低限度都将注入优质资产,改善上市公司基本面和业绩。 相当一部分国资改革概念股,将实行混合所有制,引进国际或国内著名战略投资者,注入优质资产,实现经营模式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由线下销售到线上销售的转变,做大做强,培育成一流的企业集团,参与国内和国际竞争。 有一批企业,将通过国资改革,由集团注入优质高科技资产,转变成名、优、特、精的新兴产业。 有一部分公司将被借壳上市,脱胎换骨为战略性的新兴产业。 上述这些国资改革形式,一定会出现震动市场的典型,给人们带来振奋。其外生成长性所导致的股价表现,将远胜于其他企业的内生成长性,是经济和股市新常态下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