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主力大扫荡 最强先锋主线出炉 周三午后股指震荡走高,个股有所激活,但仍不算强势。显然,在险资出逃、基金无心操作的背景下,反弹已属难得。在5月的震荡中,另类主力——产业资本则扛起重任,为2000点争夺战及结构性机会上演出力不少! 据主力监测显示,5月以来,大盘弱势产业资本却频频抄底,其中增持金额超1亿元的个股共11家。包括中国联通、皖通高速、金融街、中弘股份、金龙机电等个股。此外,农产品、北京城建等7股增持额也超过5000万元。本月上市高管共有162次增持行为,而刚刚过去的4月份,产业资本正扭转了前三月净减持的态势,转而净增持。 除了部分个股确实被低估之外,产业资本增持或举牌的背后,往往伴随着争夺控股权、护航资本运作等目的。但无论如何,主力大扫荡动作既有利于稳定指数,也为个股表演提供契机。例如,抛开前期不说,单就本周来看,周一涨停的20股中,有10股属于并购重组、3股属于高送转概念;周二15股涨停,产业资本运作股占了8家;周三22股涨停,中达股份、银之杰、顺荣股份等资本运作股也占据半壁江山! 比之新疆本地、信息安全、新能源汽车等事件刺激热点,产业资本运作股正表现出更顽强、持续、独立领先的特质,称之为最强反弹先锋毫不为过。 我们认为,由于IPO重启临近,市场供求失衡严重,投资者信心仍较疲弱,主力心存顾虑而无意发动系统性行情,弱平衡震荡仍是后市主基调。但产业资本再次进入“活跃季”,客观上将为个股行情带来契机。这其实与政策大环境密切相关,如中央激活存量资金的政策导向、国务院力挺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IPO排队企业寻求“捷径”上市,等等,各种因素合力影响的结果。 总之,种种迹象表明资本运作的“大年”正在到来。即使大盘反弹过后再次转弱,但那些低价盘小、基本面存在质变之机的产业资本运作股,将是进可攻、退可守的主线品种。(广州万隆)
移动支付板块大涨4.69% 国民技术涨停
移动支付概念股午后继续大涨,截至收盘,板块平均上涨4.69%、个股方面,国民技术涨停、同方国芯涨8.73%、长电科技涨7.65%、卫士通涨7.23%、天喻信息、大唐电信涨逾6%。 5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其网站发布《2014年第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报告显示,我国支付体系运行平稳,支付业务量保持稳步增长。电子支付业务增长较快,其中,移动支付业务金额接近4万亿元,业务金额增速连续5个季度超过200%。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共发生电子支付业务70.67亿笔,金额292.8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92%和34.60%。其中,网上支付业务63.16亿笔,金额287.7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31%和33.81%;移动支付业务6.59亿笔,金额3.8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2.20%和255.37%。移动支付增长率远超其他非现金支付手段。 业内人士指出,尽管移动支付在非现金支付业务中占比尚不足1%,但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各方巨头均积极布局。随着产业链的逐步成熟和更多应用场景的出现,加上移动支付基数较低,行业料将继续保持高增速,而NFC和O2O将成为移动支付接下来的爆发点。 据中证报报道,艾瑞咨询高级分析师王维东表示,除基数较低之外,移动支付继续保持高增长有三方面原因:首先,增长的核心是越来越多的用户逐步习惯使用移动端进行支付,客户基础迅速扩大;其次,3G和4G的到来,使得移动支付的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这个市场中,产业在上下游企业多方推动下进一步成熟;最后,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创新应用场景被不断推出,例如微信红包、各种“宝”类产品、打车软件等,加上相关公司不惜花费重金推广产品,令行业继续保持爆发式增长。(东方财富网)
创业板爆发 10股涨停
昨天回调的创业板今日再现强势,个股持续走高。截止收盘,报1338.97点,涨32.69点,涨幅2.50%,成交179.92亿,今日创业板创近两个月最大涨幅,电子支付、云计算、电子发票等题材股全面爆发. 个股方面,东土科技、世纪鼎利、银之杰、汇金股份、上海钢联、国民技术、泰胜风能、同有科技、海兰信、汉得信息10股涨停。 自上周一以来,创业板连续6个交易日反弹,尤其是本周一的放量中阳让投资者看到了创业板卷土重来的希望。不过,昨日创业板未能延续反弹,且全天的调整幅度超过1%。 从资金流向来看,创业板仍是游资的主战场,有23只个股的换手率超过一成,杨杰科技占鳌头,换手27.57%,其股价上涨6.4%。据证券时报数据部统计,两市近期有397只个股连续上涨超过3个交易日,其中多数是创业板,北信源、天玑科技等连续上涨幅度超过30%,此外[color=rgb(0, 0, 0) !important]华录百纳、绿盟科技等多只个股连续上涨幅度超过20%。 分析人士认为,前期创业板技术上的超跌孕育出近日的反弹。一方面,随着估值溢价收窄,创业板的安全边际逐步得到市场认可,在存量资金博弈的格局下,吸引了部分抄底资金;另一方面,上周沪指曾两度下破2000点,虽然最终都有惊无险,却让市场情绪再度紧张,出于避险需要,部分资金转向创业板。(东方财富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