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将放宽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 有助于推动市场化进程
 一句话,一段话,一篇文。短短的一周,随着[color=#000 !important] 三中全会公报和全面深化改革决定内容的不断被解读,人们对[color=#000 !important] 金融改革的认识呈现几何级的增长。 上周,十八届[color=#000 !important] 三中全会的公报中,对金融改革只有这样一句话——完善[color=#000 !important] 金融市场体系。而在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的内涵扩大为一段话,有380字。包括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color=rgb(0, 0, 0) !important] 银行( 行情 专区)等金融机构。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等等。
昨天,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党的十八届[color=#000 !important] 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在京发行。其中,央行行长周小川发表了专门文章,用五个章节详细阐述了金融改革。 比如推进[color=#000 !important] 利率市场化改革。目前人们看来,[color=#000 !important] 利率市场化似乎只差存款临门一脚了。而文章中分为三步,近期,做好贷款基础利率报价工作。近中期,注重培育形成较为完善的市场利率体系,完善央行利率调控框架和利率传导机制。中期,全面实现利率市场化。文章还提到,有序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在谈到推动[color=#000 !important] 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时,条件成熟时,取消合格境内投资者、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资格和额度审批,将相关投资便利扩大到境内外所有合法机构。 在央行行长周小川提到的若干改革目标中,利率市场化无疑是大家最关心的,也是和大家关系最密切的。周小川说,中期目标是全面实现利率市场化。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对此进行解读,他表示,中期一般指的是五年,长期就是十年,这是中期的含义。利率结构指的是银行间的利率,还有金融机构之间的利率,因为各种金融机构的筹资成本或者资金来源不同,所以最后实现的利率也会有不同。通过竞争和市场变动,最后形成均衡的或者最终的市场利率,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形成一个合理的、由市场机制起作用的利率。 袁钢明表示,这个利率指的还是[color=#000 !important] 贷款利率。银行或者金融机构对实体企业进行贷款的时候,这种利率是在各种机构竞争之下形成的一种均衡的,或者是企业愿意接受的一种利率。这种利率具有活力,具有市场均衡性,有一定的可臆测性和可掌控性。 到长期远期,也就是10年左右的时候,要形成存款利率的市场化。袁钢明说,存款利率跟老百姓直接相关,如果资金需求比较高的话,存款利率就会提高,对存款者的利益就能显现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