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天气与日历切换到窄版

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84|回复: 2

【发审委】开门大吉!3家过1家被否!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4-29 08:50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392

    主题

    1349

    帖子

    1794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94
    发表于 2014-4-30 19:4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你懂的 于 2014-4-30 19:42 编辑

    证监会:会稽山等3家公司过会 康新设计被否

    2014年04月30日18:31 来源:中国证监会

      时隔一年半的新股发审会正式重开,会稽山、依顿电子、康尼机电过会,康新设计工程被否。

      发审委2014年第57次会议审核结果公告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行审核委员会2014年第57次会议于2014年4月30日召开,现将会议审核结果公告如下:

      会稽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获通过。

      康新(中国)设计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首发)未通过。

      发审委2014年第58次会议审核结果公告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行审核委员会2014年第58次会议于2014年4月30日召开,现将会议审核结果公告如下:

      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获通过。

      广东依顿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获通过。

      发行监管部

      二一四年四月三十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4-29 08:50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392

    主题

    1349

    帖子

    1794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94
     楼主| 发表于 2014-4-30 20:3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新股上会情况一览



    http://data.eastmoney.com/xg/gh/default.html
    http://data.eastmoney.com/xg/gh/default.htm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4-29 08:50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392

    主题

    1349

    帖子

    1794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94
     楼主| 发表于 2014-4-30 21:4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你懂的 于 2014-4-30 21:45 编辑

    4·30发审重启IPO新节奏:兼顾改革和市场可承受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杨颖桦 北京报道 2014-04-30 01:53:25   评论(2)条 移动客户端

    核心提示:预披露节奏并不等于发行节奏,目前已经披露的一周上4家的发审会节奏,已经释放了一定的政策信号。

    21世纪经济报道 4月29日,上证指数在一度跌破2000点大关后的强势反弹,再次激发起了人们的想象力。

    事实上,多家机构已经开始转向,认为市场情绪走向乐观,大成基金当天就指出,经济企稳、通胀未起、流动性仍然宽松,再叠加稳增长预期背景下,“判断二季度股市‘较为乐观’”。

    这背后,除了宏观经济因素,市场也开始消化过去一周被渐趋沉重的IPO开闸压力。在当晚,新一批12家公司的预披露如期而至,而在4月30日,时隔一年半的新股发审会正式重开,市场的回暖或已体现消化了这种“恐惧情绪”。

    既便如此,监管层方面仍对市场的误解,给予了充分的解释。在监管层看来,来自新股发行的资金压力,不会像市场预期的那般重。

    一位接近监管层人士就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预披露节奏并不等于发行节奏,目前已经披露的一周上4家的发审会节奏,已经释放了一定的政策信号。

    4.30发审会重启之后,前一轮发行监管实践中的“微调”能否获得成效?整个市场都在期待。

    改革平衡术

    每晚的预披露企业,在接下来还将持续一段时间。据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4月25日透露,预计2014年6月底前,绝大部分在审企业可完成财务资料更新和相关预先披露工作。

    然而,自4月18日晚间起陆续发布的信息披露,却给市场蒙上一层阴影。一位券商人士就感叹,过去一周以来将预披露与发行节奏挂钩的市场解读,只能说明发行审核流程很多人还不了解。

    据上述接近监管层人士指出,目前的预披露工作仅表示证监会已经受理该项申请。

    在4月28日举行的2014年第一场保荐代表人培训上,监管层人士也明确,此后将不会再就预披露材料中募集资金的调整情况再与发行人或保荐机构联系,证监会挂网的招股说明书将与发行人递交的预披露材料一致,未来单次预披露的企业数量会增多,预披露节奏还将加快。

    从“受理”到“上会”,从以往的审核过程来看,其实是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取决于申报文件质量,比如有的企业反馈意见就曾试过多轮申报。

    在上述人士看来,4月30日举行的发审会,更能代表未来的发行节奏——兼顾改革和市场的可承受力度。

    该次发审会将审核四家企业,目前均为沪市企业。一方面体现了现有的审核资源配置,也体现沪深均衡、西部优先的审核原则。

    此前证监会通过监管问答形式建议企业灵活选择融资形式,也体现了这种审核资源配置的考量。

    4月25日的最新数据显示,中止IPO的拟上市公司已达42家,终止审查的则有32家,伴随后续事中事后监管的进一步加强,终止的数量或将进一步增加。

    在前述接近监管层人士看来,即使“上会”,与“过会”、“发行”仍是不同概念。从以往的审核经验来看,每年过会率占申报企业的数量在60%-70%左右,剩下的企业或主动终止、或因各类原因被否。

    而在申报即预披露之后,在审企业的信息留痕与公众监督等约束更强,这或使最终的IPO供给量再生变数。

    早在今年两会期间,证监会主席肖钢就曾指出,要统筹平衡好改革的力度和市场可承受程度。当时正值IPO改革关键阶段,来自证监会高层的表态或预示了此后的政策推进路径。

    从“试演”到常态

    “申报即披露”未来将成常态,投资者已逐渐习惯它每晚的到访,但市场也曾给予他一个比喻——“半夜鸡叫”。

    事实上,这或源于首日的“试演”。4月18日晚间11点20分,本轮首批预披露名单才姗姗来迟。

    一位参与当日预披露的保代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当日原本的安排是截至晚间6点收齐上报的预披露材料,但因为准备人的进度快慢不同,所以直至当晚8点才收齐20多份预披露文件。

    由于当天需上传至传统的预披露页面和新设的IPO信披平台,在最后上传时要调试格式等因素,逐一转换文件,最终拖延至晚间11点20许才正式披露。

    而第一天的意外迟到之后,预披露的节奏在此后便趋于正常,通常在收市后的晚间6-8点公布,与上市公司信披时间相仿。

    这种节奏随着监管层对“申报即披露”政策的进一步贯彻,将逐步加快。此前的演练阶段,证监会在接到企业预披露文件后,会就其表述是否合规、募资调整是否合理进行简单核查,如发现不合理,预审员会就此提出修改意见,是否修改由发行人和保荐机构定夺。

    这种由监管层把关的情况未来将不复存在,监管层将不对企业申报文件做个别沟通,而实现挂网与申报文件的一致。

    这种披露革命背后,并不仅是追寻一个“快”字,更重要的是与信息留痕、后端惩戒措施相结合。

    事实上,在陆续登陆预披露平台的同时,很多发行人和中介机构或许还没真正意识到这些。因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挤牙膏”和“缝补式”披露法,已让他们习惯了在后续监管层的反馈中逐步完善申报文件。

    这从近期的预披露企业信息中透露的问题也可看出,一位参加本次保代培训的投行人士透露,监管层人士在会上指出了一些目前预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如预披露数据没有做及时更新等,“会上举例说一些行业明明过去几年处下行空间,但企业仍提出很好的愿景,明显与行业情况不符”。

    而这些被事后发现的问题,未来将遭遇怎样的事后监管,也是上述保代最关注的问题。

    定价改革继续

    在发行节奏与市场可承受能力相平衡的前提下,“申报即预披露”的后续威力也将彰显,与此同时,如何提高定价机制有效性和规范性,正是眼下的关键改革目标。

    在这方面,重启发审会之后或有新的突破。

    据此次保代培训上透露出的信息,比如IPO管理规范、配售细则、网下投资者备案细则等或将在近日公布,此外对于承销商的约束也将加强,网下配售者的“黑名单”制度也会进一步明确。

    上述参会人士就说,监管层强调承销商不得预测价格、不得暗示。此外公募、社保等配售比例要保证。黑名单制度也要明确,上榜公司会受相应处罚。

    监管层提醒,需审慎估值、平衡各方利益,兼顾长远;发现涉嫌违法违规或存在异常情形的,可责令发行人和承销商暂停或中止发行,并对相关事项进行调查处理,增加了市场禁入措施。(编辑卜坚郑世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