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你懂的 于 2014-4-24 21:23 编辑
媒体报道<*ST思达踏上重组节奏>不可能空穴来风!
虽然证券人士否认,*ST思达的重组仍在推进之中,这既与即将到来的摘牌大限有关,更与大股东经营能力乏善可陈有关
“公司不会重组,如果重组会发公告。”11月19日,河南思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思达,证券代码:000676)证券人士否定公司正在从事工作。
证券人士的表态,或许从*ST思达二级市场表现给出印证。*ST思达在4元的价格区间一直徘徊,有十余个交易日了,可谓波澜不惊。甚至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利好冲击之下,*ST思达都“如此淡定”,难以让人与重组概念联系在一起。
不过,记者还是从权威渠道了解到,“*ST思达确实在谈重组。”重组方来自广东。
经记者辗转打听,在接近*ST思达高管处证实了这一消息:“公司正在做两手准备:一是重组,二是盈利保壳。”
因已连续两年亏损,*ST思达再次被市场关注。眼下,距离摘牌大限仅有40天时间,*ST思达能否在第四季盈利极为关键。
好消息是,10月13日,*ST思达周一晚间发布业绩预增公告,公司预计2013年1-9月盈利1000万元-1200万元,每股收益约0.0318元-0.0381元,实现扭亏。这为*ST思达第四季度扭亏奠定了大局。
此时爆出*ST思达重组传闻。与2011年2月时颇为相似。原因同样是*ST思达连续亏损了。彼时,有*ST思达被杜康酒业借壳的传闻,后被公司否认。
那么,这一次,*ST思达何以启动重组呢?
接近*ST思达的人士表示,2009年,如果说河南正弘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弘置业)当初收购*ST思达,是不得已而为之,毕竟彼时的*ST思达负债高达5亿元。
接手之后,2010年,大股东正弘置业曾经大手笔对多元化的*ST思达进行主业重新定位,卖掉了商业及相关业务,突出了主业仪器仪表及电力设备。希望通过主营业务自力更生重获新生。然而,在2010年实现微利之后,*ST思达再次陷入持续亏损的泥潭。
“大股东比较失望,想找下家。”
事实上,相对于单一做地产的正弘置业来说,*ST思达也不过是它的副业,接手这么多年无力回天,失去信心也在情理之中。上述人士分析。
知情人士介绍,大股东对*ST思达的重组一直信心十足。曾经有人建议通过巧妙设计把其地产项目置入*ST思达的重组思维,不过,被大股东拒绝,仍然坚持自己的想法与思路推进。
卖地款的救赎力道
正是政府改造的补偿款,让*ST思达实现了扭亏为赢,但是,不过是解决大股东短痛手段,重组仍然是必选题
事实上,*ST思达能够在2013年1-9月实现扭亏为赢,多亏了政府改造拆迁补偿款。
11月13日, *ST思达发布了国有土地使用权收购进展公告称,根据河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及郑州市委、市政府关于郑州都市区建设的总体要求,按照郑州市高新城组团的总体规划,科学大道沿线需整体改造。公司位于重阳街、瑞达路交叉口西南角(公司东厂区,现道路名称为:科学大道与瑞达路交叉口西南)及金梭路西、科学大道南(公司西厂区)的国有土地属于改造范围。
根据公司公告合计两个区补偿数额大致统计,公司共收到多达3800多万元的补偿款。
这一补偿成为*ST思达在2013年1-9月份实现扭亏为赢的救星。来自其中期财报的业绩显示,其主营业务电力设备与仪器仪表的增长下滑幅度高达近15%。
虽然在公告*ST思达称,仍将通过抢抓订单、严控成本等措施提高了盈利能力,经营业绩逐渐好转,向市场传递主业经营的信心,但是,其潜台词的公告仍然耐人寻味:“公司东厂区拆迁涉及的土地及房屋已办理完注销、过户手续,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该部分补偿款计入收益及资本公积。”
依赖厂房搬迁后的土地补偿款实现扭亏为赢,并最终实现保壳的用意清晰。
“即便通过厂房搬迁政府改造的补偿款短期化解保壳难题,也不过解决了大股东的短痛。*ST思达仍将是一个难解的包袱,走重组之路是必选题。”上述知情人士分析。
其实观察大股东的作为,其发展脉络非常清晰,正弘置业一直在郑州房地产市场做加法,其因收购蓝堡湾项目获得名利杠杆效应之后,大手笔在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新乡新区等区域开了多个上千亩大盘,让市场看到其生猛的表现。
11月19日,在郑州高新区瑞达路与科学大道交会处,*ST思达原厂房所在地,记者看到一个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项目“高新数码港”已对外预约发售。工作人员介绍,这一高端项目正是正弘最新的产品之一。
“深耕地产的正弘置业在其他产业领域则做的是减法,包括*ST思达在内的产业梳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