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丽君](2019-10-28 09:57:18)
谢谢主持人。
我们辽宁民进现有会员13527个,基层组织669个,在我们全国来说应该算是人数和支部数第一大省,人数多,支部多,支部成立比较早,最早的支部成立63年了。支部多,老会员多,情况比较复杂,基层组织建设这块一直是我们辽宁民进工作的重点。
民进中央把今年确立为基层组织建设主题年,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推动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基层组织建设能力的极好的契机,我们抓住这个机会,借这个东风,把我们基层组织建设向前推了一大步。我们年初就制定了一个方案,成立了一个领导小组,省委主委作为领导小组的组长。我们制定方案,形成了闭环管理制度,主要就是广泛发动,深入调研,推动实施,中期还搞了一个督导活动,最后我们又进行考核总结,这样一个闭环管理机制,目的是把这个方案切实给推动下来,落实起来。现在闭环管理也是企业管理当中比较先进的,比较实用的、有效的管理经验,我们同时把任务分解细化,责任到人。市里也是分批进行调研,他们把基层组织分成好中差,对于差的基层组织,领导班子成员要采取分片包干责任制推行下去,这样一开始我们省里组成六个调研组,到了14个市委会,省直工委,二百多个基层组织开展调研,也到了一些基层开展活动,参加活动。
我们基层组织建设中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主要问题是什么,我们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了调研。中期我们又进行了督导,8月份、9月份我们由监督委员会和组织部组成一个督导组下去,随机抽查,专找那些过去比较薄弱的支部,中央和省级获过奖的基层支部我们不去看,就要看那些比较薄弱的,这样我们就能了解一些实际情况进行督导。通过督导我们理清了工作思路,同时我们也找到一些问题所在,找到一些症结,同时研究方案解决这个问题。
总体来说今年基层组织建设年我们采取了两个措施。一个是着力解决薄弱支部改善和提高的问题,中央提出三个覆盖,一方面我们要解决薄弱涣散支部问题,另一方面我们也想把全省基层组织向标准化、规范化这个方向推进,也就是抓整体提高。
先说解决薄弱涣散支部的问题。在基层薄弱涣散支部改善提高方面我们有以下措施。第一个我们抓基层领导班子,我们发现薄弱支部往往是领导班子有问题,选好一个班长带好一个支部。我们大刀阔斧地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说对领导班子成员采取约谈制,你这个支部不好,我们要进行约谈,一方面给你指出你将来怎么办,针对你这个支部的问题怎么办,另一方面也是一种警示和提醒,你能不能干,你干不了我们换人。另外我们召开基层组织负责人座谈会,让大家提意见,同时进行观摩学习,介绍一些经验,通过这样的活动大家一起研讨,明确了咱们基层组织究竟有什么任务,我们工作目标是什么,第一是明确这个,第二是对薄弱支部又有一个示范引领作用,我们怎么学。
同时我们又采取了整合支部的办法。比如一些支部我们采取提前换届,或者是采取拆分合并的办法,还有我们把先进支部的领导班子成员,比如他在原来的支部当副主委,我们安排他到薄弱支部担任主委,这样配齐领导班子,通过一年活动大概有53个支部全部采取这种方式进行了整顿、合并、调整,现在看来53个支部都活动起来了,效果还真是不错。新班子成员中的主委,我们一定要选有社会影响力的,比较成熟的,其他班子成员我们就选一个年轻的,有热情的,可能社会位置不高,但他有热情,有干劲。同时我们还采取了扩大领导班子数的办法,比如说原来是三个,或者是五个,我们就加大点,比如说特别大的支部,我们再添两个委员,这样支部活力增强了。
此外,我们还通过整合支部,激发活力,消除“僵尸”支部。通过了解我们发现有很多薄弱支部,是因为我们改制,或者是老会员太多,退休会员占比例太大,以及在组织发展中遇到了瓶颈等的原因,这样的支部陷入了瘫痪。比如我们的新闻出版界支部,经过改制以后,我们原来有6个支部,现在这些支部的会员都出去自己找地方了,就剩一两个人,这样支部就活动不起来了,活动不起来就瘫痪了,怎么办?我们还真舍不得让这些支部合并以后支部减少,设置减少,将来我们重新组建就很困难,我们就采取让这些支部组成一个临时支部,建立一个临时领导班子的办法,把活动开展起来,但是我们不撤销这些支部,等着传媒界发展了一定数量的会员再合并到他们支部,这样我们支部不减少,将来也能活动起来。我们就是这样的,又消灭了“僵尸”支部,消灭了“僵尸”会员,整个又有了活力,所以我们辽宁民进今年采取各种措施,全部消除了“僵尸”支部。
再说推动整个基层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问题。我们学习中共党建的经验,以思想建设为牵引,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以量化考核为标尺,以物质保障为支撑,集智聚力,全面推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首先我们通过广泛开展的“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这样的主题系列教育活动,来提高会员,特别是提高班子成员政治站位。制度建设我们今年下了很大力气,普遍设立了会员培训制度,新会员培训制度,基层组织负责人议事决策制度、基层组织负责人培训制度、集体学习制度、表彰制度、谈心制度、活动考勤制度,还有会费收缴使用制度。这些制度建立以后,规范了各支部的工作,有的支部、有的地市还实行了支部工作手册管理制度,记录下来都干什么了,这本身就是规范。比如有一页是参政议政活动,你没干,咱也贴不上去,到时候一检查你这个支部做的不好没权利参加优秀支部的评选,这都是明明白白的,大家也不会有什么意见,于是,这样一系列制度提高了支部的执行力和活力,所以制度建设非常重要。
我们以量化考核为指挥棒,领导和规范支部工作。我们前两年有两个市进行了试点,进行量化考核。葫芦岛市和鞍山市做得特别好,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这两个市一直是先进。我们也去调查,今年年初我们把量化考核作为我们考核评选的条件,现在看来还是有必要的,把量化考核作为一个指挥棒,扩大了实践活动和会员参与率的权重,达不到分数就少,这样就起了引导作用。引导支部把工作重点向履职方面转移,我们一直倡导支部活动不要以社会服务作为主项,我们的主项是履职,是参政议政,我们是参政党,一方面加强政治站位,政治学习,更重要的是往提升履职能力上想。这样也提高了会员的参与度,也鞭策了整个支部。
我们通过各种形式,因地制宜,努力提高保障能力。我们的保障就是一个经费,一个场地。场地也很困扰我们,我们怎么解决呢?多种形式。第一个我们省委会的会议室向我们省直工委所有的支部,39个支部、900多会员,无条件免费开放,什么时候有活动或会议什么时候都可以来我们省委会机关,各市委会机关只要有单独会议室,(有的是联合会议室没法占),全部向支部开放,什么时候用都行,需要经费我们还能再补一点。另外我们采取了与地方党委,比如区里的统战部和社区的统战部进行协商,成立民主党派之家这是一个方面,另外我们民进也是结合特点,比如说我们这个区域、一个区想成立一个民进之家,或者民进活动中心,找个有条件的单位、或者能支持我们的单位,那么这个区域内的支部就都有个固定场所了。还与我们会员所在单位的党委联系,你的党建活动室不天天用,我们就占用那个时间来用,我们还提出了也要制度上墙,党建要支持民主党派工作,我们就利用你一面墙,我们的民主党派制度也都上墙。同时我们也积极和会员所在单位沟通给予经费支持。通过这些活动我们70多个支部的场地问题,经费问题都解决了。我们各省委会、市委会也都很努力,各种资源都向基层组织倾斜,经费问题尽量给。
总之在民进中央领导下,通过我们集体努力下大决心,今年的基层组织建设有了一定的提高,我们也完成了中央提出的三个全覆盖的目标,所有的支部,跟所有的党委都建立了联系,我们还采取了一个措施,比如说这个支部有多个成员,怎么办,跟哪里的党委联系呢?首先是跟主委所在单位的党委联系,如果没有,就跟所在区域的统战部门联系,当然了这些措施都是由省里和市里出面跟人联系,搭建联系平台,就这样我们完成了民进中央提出的目标。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