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天气与日历切换到窄版

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27|回复: 4

【1123-25】 高送转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发表于 2018-11-25 19:2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送转新规正式出炉,将如何影响A股?
    风生焱起   2018-11-24

    资本市场上的上市公司的分红本该集中在现金分红,可是到了A股,就变味了,高送转成为了主角,并且备受二级市场的追捧,引发股价的井喷式上涨走势,一些上市公司见状也是屡屡配合炒作资金的需求送出高送转预案,让大家来追逐炒作公司的股价,这也成为了A股市场较世界主流资本市场中一大奇葩景象,A股要走向国际化,就必须进一步整顿高送转问题。
    在过去为博人眼球更曾涌现10转10、10转15、10转20、10转30的比高式高送转,被liu抨击后才有所降低到10转10以内,迈入11月下旬,又到了A股年报高送转炒作的时间窗口,先是正元智慧送出拟10股转增9股的高送转预案、然后正业科技送出10转9.5的高送转预案,送转比例越来大,比高式的高送转风潮有再起的迹象。
    实际上,就拿10转10而言,完全就是一种把你兜里一张100块钱的人民币,换成两张50的人民币,完事了还要交兑换手续费的玩意,可是在A股偏偏把这当成宝,疯狂炒作,对于这一幕,日前连被当成高送转潜力标的疯狂炒作的上市公司世嘉科技的董秘都看不下去了,称”高送转不会让1个180斤的老婆变成2个90斤的!“ 。这个时候,监管层亮剑出手了——
    沪深交易所先后正式发布高送转信息披露指引,从内容来看,有两大亮点:第一是,规定高送转须与上市公司的业绩挂钩,明确指出了上市公司提出高送转的最近一个报告期的业绩如果是亏损、净利润同比下降50%以上或者送转股后每股收益低于0.2元的公司不得披露高送转方案,并要求每股送转股比例应当与净利润或净资产增长幅度等挂钩,比如10送转10需要满足最近两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在100%以上或期末净资产较之于期初净资产的增长率在100%以上的条件。同时,也留出了特殊条件——对于最近两年净利润持续增长且最近三年每股收益均不低于1元的公司可以不受净利润增速的要求。
    第二是,在送出高送转预案的同时,规定上市公司提议股东、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在前3个月存在减持情形或者后3个月存在减持计划的,公司不得披露高送转方案。这主要是为了打击上市公司的股东们借高送转炒作进而高位减持变现的伎俩。
    整体而言本次的正式指引和昔日的意见稿其实变动不大,未见超预期的内容,不过综合来看,正式指引的贯彻是监管强化整顿A股高送转的决心显示。对于A股市场的影响而言,上述的条件将会把相当部分想要推出高送转的上市公司变得”有心无力“,也是规范A股上市公司任性高送转的有效规矩,令高送转潜力股的炒作有所降温,不过同时亦会让脱颖而出的高送转企业更吃香,而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更是力促上市公司把主要精力回归基本面的运营上,等基本面足够优秀达到了高送转的条件才能推出高送转。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5 20:58: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经济基石发生动摇:龙头广东、江苏经济数据暴跌![url=]案例精选[/url] [color=rgba(0, 0, 0, 0.298)]前天
    广东省一直是中国经济货物出口第一大省,去年广东挣来的外汇占大陆的比值高达58.2%。但是今年以来广东省的经济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广东省统计局及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对今年前7个月广东出口、制造业利润、就业人数等进行了分析后表示,广东正在发生国进民退、外企撤离的现象,如果这种状态继续持续下去,会对中国经济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甚至会动摇经济的基石。
    广东是中国货物出口第一大省。2017年,广东一省的货物出口规模占全国的比值高达27.5%,这其实还不算什么,最重要的是:广东是为中国挣外汇储备的第一大省,2017年广东货物净出口(出口-进口)规模为2461亿美元,而同期全国货物净出口规模4225亿,广东挣来的外汇占全国的比值高达58.2%!
    考虑到中国的印钞体制就是央行收进外汇储备兑换出相应的人民币,人民币的币值就是由外汇储备撑著的,因此可以这么说:广东的企业家们辛辛苦苦的工作,一条裤子一个零件的出口,摸爬滚打挣来的外汇,乃是支撑中国经济的基石。倘若广东的制造业出了问题,货物出口能力下降,那么中国的经济基石就发生了动摇。对于这个后果的严重性,怎么高估都不过分。
    然而可悲之处在于:广东省的制造业出口能力,真的在剧烈下降之中。2018年1-7月,广东省货物净出口规模仅1022亿美元,较2017年同期的1425亿,降幅高达28.3%。出口行业不景气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强行维护汇率重创出口企业;比如中美贸易战的日益升温;比如国内供给侧改革带来各项原料成本飙升,造成企业竞争力下降,这三样都是原因。作为领头羊的广东的制造企业,乃是这三大因素的直接承受者。这其中的每一个因素,都会直接作用到广东的企业家身上,让他们痛苦不堪。
    连广东的企业家都挣不到外汇了,中国在整体上挣外汇的能力当然也逐渐丧失,所以2018年1-7月,中国货物贸易净出口规模1661亿,较2017年同期的2317亿,同样是暴跌28.3%。
    再来看广东工业企业的基本面。2018年1-7月广东省工业企业总利润为4662亿,去年同期为4770亿,降幅2.3%。这个降幅本身看起来还不算特别恐怖。关键是其中的分项数据:2018年1-7月广东国企利润935亿,较去年同期的816亿,增幅高达14.6%;而民企利润2364亿,较去年同期的2497亿,降幅5.3%!看看上面的利润绝对值,民企的利润绝对值是国企的三倍,然而今年以来的广东国企实现了利润的显著增长,而作为经济支柱的民企却陷入了萎缩之中。国进民退,在民营企业占绝对优势的广东,居然也如此真实的发生了,这看起来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或许,这就是广东制造业整体上丧失挣外汇能力的最根本的原因吧。此外,在贸易战的威胁之下,广东外企多年以来的利润增长势头戛然而止,今年1-7月广东外企利润总额1651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1881亿,降幅高达12.2%。这意味着支撑著广东经济高速发展了30年的外资企业开始全面收缩。
    再来看就业数据。2018年1-7月,广东工业企业平均就业人数1315万,对比去年同期的1381万,降幅4.8%。这依然不是关键,关键的依然是分项数据:2018年1-7月广东国企平均就业人数79万,较2017年同期的81万,依然是下降2.4%。可见利润大增的广东国企,也并没有尽到其应尽的社会责任,没有提供任何新增的工作岗位之余,还减少了两万个工作岗位。在民企这边,2018年1-7月广东民企平均就业人数666万,较2017年同期的677万,减少了11万人,不过降幅仅1.6%,远低于民企同期5.3%的利润降幅。可见广东的民企在利润规模下降的同时,依然在坚守,尚未启动大规模裁员。而在外企这边,20181-7月广东外企平均用工人数604万,对比2017年同期的661万,减少了57万人,降幅高达8.6%。
    这么总结起来看的话,以民企和外企为支柱的广东经济,居然在整体上呈现“国进民退,外企撤离”的特征。外企本身是无需什么忠诚度的,经济形势不好,外部威胁太大,利润不好挣了,人家立刻就相应启动了大裁员。国企则是没有社会责任感可言的,即便是利润暴增,依然不愿意承担起提供就业岗位的责任。最可怜的是民企,利润减少了,但是依然选择坚守,选择咬紧牙关的撑到破产的那一刻。
    与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相比,案例精选(ID:ianlijingxuan)发现,中国经济的第二大省江苏也好不哪里去。

    2018年1-6月,江苏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3748亿,相对2017年同期的23223亿,同比增幅仅为1.1%。考虑到同期江苏省2.0%的消费价格指数增幅,这意味着江苏省已经陷入了整体上的消费萎缩。
    (江苏省统计局相关网页截图)

    在实业领域,江苏在今年以来同样陷入了困境。2018年7月底,江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为45494家,对比2017年同期的47955家,一年以内,江苏有2461家年产值2000万以上的工业企业消失了。伴随着这些企业的消失,整个江苏的工业经济数据都难看得要命。2018年1-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暴跌22%(76002亿/97791亿),利润利润暴跌 24%(4664亿/6134亿)!与此同时,江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的亏损情况迅速恶化。2018年1-7月8472家企业亏损,较2017年同期6918家亏损企业,增幅达到22%;企业亏损面方面,2018年1-7月为18.62%,2017年同期仅为14.43%,增加了足足4.2%。在亏损额方面,2018年1-7月的亏损额为541亿,较2017年同期的369亿,增幅高达47%!
    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江苏统计局给出的2018年的相关数据增幅,比如收入和利润增幅,居然依然是正数而不是负数,这是由于我大中国的统计部门掌握了一套特殊的除法,不属于我们普通人类可以理解的范畴。
    言归正传,再来看固定资产投资。今年以来江苏不再发布固定资产投资的绝对值,只凭空给出一个增幅数据,今年上半年的固投增幅为5.3%,当然这个增幅也是使用神奇非普通人类除法算出来的。好在江苏省统计局在“数据分析”栏目中给出了今年上半年民间投资的绝对值(网址:http://tj.jiangsu.gov.cn/art/2018/7/23/art_4027_7755632.html),可以让我们检查一下今年江苏省的投资情况。
    2018年上半年,江苏省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也就是由民间资本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14679亿,统计局宣称的同比增幅为11.5%。但是我们可以在这个统计栏目中把2017年上半年江苏民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翻出来(网址:http://tj.jiangsu.gov.cn/art/2017/7/27/art_4027_2271484.html),数据很明白,16740亿。我们来使用普通人类的除法来算一下:14679亿÷16740亿-1=-12.3%。注意,这是个负值。这意味着江苏的民间资本正在迅速丧失对投资的兴趣。在分项数据上,2018年上半年江苏民间工业投资7656亿,而2017年同期的数据为9765亿,两相对比,今年上半年的降幅高达21.6%。这里必须解释的是:工业投资一旦开始,就必须保持持续投资,生产线两年不进行技术更新,就会落后于时代。民间资本抛弃实业,乃是导致江苏固投数据难看的根本原因。民营经济发达的江苏,居然出现民间工业投资暴跌的事,对这种数据背后所反应出来的民心趋向,真是怎么重视都不过分。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全国数据:2018年上半年全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还有8.4%(184539亿/170239亿)的增幅呢,江苏的民间投资竟然领跌全国。
    好吧,这么总结起来看,民间资本抛弃实业,与实业本身的经营情况一片惨淡,相互印证,构成了当下广东、江苏经济的基本面。实体经济本身不行,老百姓当然也没钱消费,本身还要遭受房产泡沫的冲击,因此也必然带来民间消费的萎缩。这就是广东、江苏经济面临的真实困境。经济稳坐头两把交椅的广东、江苏尚且如此,整个中国的经济情况可想而知。
    说到这里,案例精选(ID:ianlijingxuan)必须要说的是:实业,乃是我大中国能够与美国打贸易战的根本依仗。当民营企业家集体放弃实业一心炒楼,放任产业回流美国,我大中国就真的变成了砧板上的肥猪肉,只剩下任人宰割的命。就我大中国的制造业来说,虽然都是基础制造业,整体被抨击产能过剩。但是只要我们把这些基础产业干好了,干精致了,任何一样都供不应求,一点不过剩。比如螺丝螺母,做到严丝合缝不滑不脱不变形;化学原料,做到杂质含量低于万分之一;陶瓷产品无毒无辐射;油漆涂料不挥发有毒气体;服装的布料扎实针脚密集。就把这些最基础的产品做到最好的程度,这就会是我大中国的核心竞争力,并且根本就没有产能过剩这一说。

    而要把基础制造业做到极致,我大中国政府所要做的,无非就是激励民心,让老百姓有恒心有毅力去坚守实业。每年坚持把产品的精致度提升一点点,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坚持下来,就成了百年老厂,就成了世界级的品牌。产业经济,无非就是坚持而已,就是每天提升一点点而已。至于我大中国所流行的腾笼换鸟搞高科技,以环保的名义关停不够高大上的民营企业,乃至以税局征收社保费的方式变相增加民企的税费负担,这种种做法,唯一的形容词,就是自毁长城。
    或许到了现在,当我们需要背靠长城来打一场艰苦卓绝的贸易战的时候,我们能够对那些身为基石的民营企业,给予更多的关怀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5 20:5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虎哥:
    周末最大的新闻是两条,一是上海爆出科创板初步标准,关键在于公司在全球或者国内行业地位,即必须是中国乃至于全球核心科技独角兽。由于上海是科创板的主导方,直接将浑水摸鱼炒作的公司宣判了极刑,后市资金必然向高科技真独角兽公司聚焦。二是全国人大立法促进人工智能跨越式发展,将人工智能纳入法律体系支持,可见国家的重视程度,它将是中国高科技迈入世界强国的阵眼所在。

    目前行情演绎跟预期一致,从盲炒到重质,无核心竞争力的股票市场越来越小,知名独角兽和创投越来越受到欢迎,这种情况周一还会加剧。

    基于周末舆情持续发酵首批科创板名单的预期,周一只参与知名独角兽和知名创投,关注知名独角兽(云之声、影谱科技),明天二进三、一进二安全性高。

    其中,云之声对应双环传动002472、影谱科技对应天舟文化300148、这两个标的各有特点,周一走势符合预期可以择优

    张虎哥:
    12:33   【中国电信将全国试商用VoLTE通话】从中国电信市场部负责人处获悉,中国电信将从11月29日起,在全国范围内试商用VoLTE高清语音通话,用户可以实现网络传输数据与语音业务在同一网络下的统一,在打电话的同时能够实现4G网络下的上网、刷视频、玩游戏等。此前中国移动已经在全国商用VoLTE通话,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一直在内部积极推进。业内人士分析,5G时代即将到来,语音通话落到4G上,三大运营商均需将语音升级到4G网络,迫使运营商抓紧行动。(每日经济新闻)

    张虎哥:
    [视频]

    张虎哥:
    6、美油收盘暴跌逾7.7% 布油大跌逾6%
      美国WTI原油期货结算于50.42美元/桶,下跌4.21美元,跌幅为7.71%;创去年10月9日以来收盘新低,并创2015年2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本周跌约11.1%,连跌七周。布伦特原油期货结算于58.8美元/桶,下跌3.8美元,跌幅为6.07%;创去年10月25日以来收盘新低,本周跌11.85%,也连跌七周。
    点评:油价暴跌对石化双雄、新能源、煤炭等板块构成一定的利空,这些板块都是大盘股,所以,下周一大盘又将面临一定的压力。

    张虎哥:
    7、股权质押堰塞湖逐渐缓解 两市逾280家公司发布解押公告
      截至23日晚间,11月份以来两市逾280家上市公司发布解除股权质押相关公告,记者经查阅发现,仅仅23日早间,就有近10家公司陆续发布股权质押解除公告,可见行动之密集。
    点评:大盘回踩2449点以后,很多上市公司出现了股权质押的风险,如果不缓解这种风险,大盘有崩盘的嫌疑,通过各方努力,股权质押暂时得到了缓解,有的上市公司经过股价上涨以后坚持公司股价也腾出了部分资金,目前关键如果大盘再次探底会不会再次出现股权质押的风险?如果下探2449点没有风险,那些做空的资金会不会故意跌破2449点逼出更多的优惠政策?比如停发新股、降低印花税等,所以,2449点可能不是低点。
      总评:周末消息面比较多,多空皆有,但外围股市下跌、油价暴跌还是对大盘构成一定的利空,炒作市北高新的机构被问责,高送转题材规范对题材股的炒作构成一定的利空,所以,下周大盘可能还将以探底为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6 19:4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送转股启动“冬储”行情 为避监管红线推10转9.5 要闻 2018-11-23 10:44:38
    59人气



    经历了下半年的系统性下跌后,今年的送转股提前启动了“冬储”行情。

    11月22日,300410(正业科技)(.SZ)、300449(汉邦高科)(.SZ)两家公司“一字”涨停,21日晚两家公司分别发布了利润分配及转增股本的公告。在此之前,300645(正元智慧)(.SZ)更是因送转股票,连续收货4个涨停。

    今年4月,深交所曾经发布《高送转指引》征求意见稿,其中创业板“10送10”被界定为“高送转”。上述3家公司送转比例均巧妙地规避掉了上述风险,如300410(正业科技)的送转比例便为“10转9.5”

    “方案发布前,公司已经注意到了指引要求的各项指标,由于暂定的比例低于10转10,预计不会触发交易所对高送转的规则。”本周发布送转方案的一家上市公司人士22日坦言。

    300410(正业科技)在发布送转预案的同时,还做出了大股东未来6个月不减持的承诺。不过,公司22日仍然收到了深交所下发的关注函,要求对预案的确定依据和合理性做出说明。

    “此前上市公司推出了10转20、30的转股,交易所亦主要针对这类标的。随着监管对高送转的规范,预计今年转股幅度会明显降低,但是送转股的行情仍相对确定。”西藏琳琅投资总经理王琳22日评价称。

    押宝的“牛散”

    “今年的前两家高送转,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都有个叫陈海华的,而陈海华三季度新进的个股只有这两只票。”有投资者作出了如上总结。

    他所指的两家公司,分别是300645(正元智慧)300410(正业科技),实际情况又是如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上述两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确有此人,不过陈海华是在二季度进入的,并于三季度增持了46.8万股的300410(正业科技)300645(正元智慧)上的持仓三季度则维持不变。

    此前,该牛散还曾出现在300320(海达股份)(.SZ)、300478(杭州高新)(.SZ)中,后者上半年刚刚转增了股本。显然,这一牛散正是奔着送转股行情来的。

    在妖股、ST板块熄火后,本周送转股确实蠢蠢欲动。

    11月22日,剔除“一字板”的300410(正业科技)300449(汉邦高科)外,奥飞数据、300652(雷迪克)603396(金辰股份)等具备“高送转”预期的个股集体异动,如奥飞数据早盘一度冲高逾5%,只是盘中涨幅出现了明显回落。

    高送转股暴涨背后,其中可能涉及一些难以改变的套路。

    11月14日,300645(正元智慧)披露了2018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的预案,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1.5元,同时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9股。

    彼时,300645(正元智慧)指出,实控人及一致行动人持股尚处于限售期,同时未受到持股5%以上股东在未来6个月的减持计划。

    随后两个交易日,公司股价连续涨停,但是16日也收到了深交所的关注函,要求公司就“提前披露利润分配预案的原因”、“是否存在炒作股价的情形”等问题作出回复。

    无奈之下,300645(正元智慧)20日晚回复称,公司持股5%以上的其他股东易康投资,在未来6个月内有减持的安排。

    易康投资为300645(正元智慧)的员工持股平台,公司部分董监高在其中亦有持股。上述回复函公布后,公司连板走势随之告终。

    或许是看到300645(正元智慧)的经历,300410(正业科技)21日晚发布送转预案的同时,也打上了一份“控股股东承诺未来6个月不减持”的补丁。

    巧避高送转“红线”

    今年4月,深交所曾经发布高送转指引,明确了具体的监管措施的同时,对“高送转”给出明确界定。其中,深圳主板送转比例达到10送5,中小板和创业板达到10送8、10送10为高送转。

    有意思的是,300645(正元智慧)300410(正业科技)300449(汉邦高科)三家创业板公司的转增比例,均低于10送10的红线,如300410(正业科技)刚好为10转9.5。

    对此,部分上市公司认为,这可以规避掉“高送转”的界定。只是,真能躲过交易所的监管么?

    抛开已完成问询、回复程序的300645(正元智慧)不说,300410(正业科技)22日就收到了创业板公司管理部的关注函,关注点便包括了控股股东质押率过高、员工股权激励限制性股票届满等细节。

    显然,交易所方面对“高送转”个股仍然保持着极高的关注,未来进入高峰期后,亦不排除《高送转指引》正式版本的落地。至于,是否会带来如“停复牌新规”般的重大改变,目前尚难断定。

    “高送转指引重点打击的是,转股比例过高、不具备转股基础,同时存在拉高股价、减持套现的公司。”王琳分析称,预计今年高送转会较往年更加规范,但是部分股价过高,确实存在送转需求的公司无疑仍会转股。

    值得关注的是,下半年A股系统性下跌,上市公司为维护股价曾经集体发布回购方案,这部分公司可能会稍显尴尬。

    不然就会出现,某家公司一边回购“缩股”,一边转增“扩股”的矛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6 19:4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高送转新规遏制“割韭菜”董监高减持遭严控 要闻 2018-11-26 07:53:11
    26人气



    董监高前后3个月有减持或计划减持的,不得高送转;深交所:紧盯高送转炒作,保护投资者权益

    11月23日,沪深交易所相继发布《上市公司高比例送转股份信息披露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明确了亏损、净利润大幅下滑等三种情形下,上市公司不得高送转,对上市公司主体提出了多项信披要求,遏制部分上市公司以“高送转”之名拉抬股价,借机减持的行为。

    另外,规则合理吸收市场意见,放开了对股权激励限售股解禁期推出高送转方案的限制,满足公司正常送转需求。

    亏损、净利润下滑50%以上不得高送转

    据沪深交易所《指引》,上市公司送转股方案提出的最近一个报告期净利润或预计净利润为负值、净利润同比下降50%以上或者送转后每股收益低于0.2元的,不得披露高送转方案。

    除了业绩方面的要求,上市公司提议股东、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以下简称相关股东)在前3个月存在减持情形或者后3个月存在减持计划的,公司不得披露高送转方案。上市公司存在限售股(股权激励限售股除外)的,在相关股东所持限售股解除限售前后3个月内,不得披露高送转方案。

    哪些公司可以高送转?

    交易所表示,上市公司披露高送转方案的,其最近两年同期净利润应当持续增长,且每股送转比例不得高于上市公司最近两年同期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此外,上市公司在报告期内实施再融资、并购重组导致净资产有较大变化的,每股送转比例可以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但不得高于上市公司报告期末净资产较之于期初净资产的增长率。

    在业绩方面持续健康增长的上市公司也可以高送转,《指引》称,上市公司最近两年净利润持续增长且最近3年每股收益均不低于1元,上市公司认为确有必要提出高送转方案的,应当充分披露高送转方案的主要考虑及其合理性,向投资者揭示风险,且其送转后每股收益不得低于0.5元。

    防止中小投资者被“割韭菜”

    上交所相关负责人指出,用未分配利润送股或资本公积金等转增股本,是上市公司扩大股本的一种方式。本质上,应属于上市公司在业绩持续增长情况下,出于股份流动性等考虑,适度扩大股本的需要。

    但长期以来,不少上市公司送转股比例远远超过公司业绩增幅和股本扩张的实际需求。历史上曾有公司推出每10股送转30股的超高比例送转方案,这种与自身经营发展明显不相匹配的高送转,不仅引发市场跟风炒作,也会导致公司股本过度扩张、每股收益过度摊薄,在股本管理方面透支了后续发展空间。

    近年来,部分公司送转比例已经大大超过公司业绩增幅和股本扩张的实际需求。前两年更不断刷新高送转比例,最高曾达到每10股送转30股。

    就实质而言,高送转仅仅是一种“股本扩大、股份拆细”的账面处理,属于股东权益的内部调整,与公司生产经营和盈利能力无直接关联,对投资者持股比例没有实质影响,更无法提升上市公司价值。在高送转已沦为概念炒作情况下,单纯以扩大股本、增强流动性为由,已难以合理解释公司高送转的动机。

    近期,市场有些公司触及股价低于1元面值的退市指标,其中既有经营方面的因素,也与前期大规模高送转扩张股本相关。

    上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指引》重点规范上市公司高送转行为,主要目的是服务实体经济,支持上市公司专注主业,引导公司合理安排投资者回报方式,依靠优良的业绩吸引投资者,培育健康的价值投资文化。

    超高比例送转现象基本消失

    据沪深交易所公告显示,交易所一直将高送转作为重点监管事项之一,从健全规则、强化监管、加强投资者教育等方面多管齐下,严防概念炒作,净化市场环境。从实践来看,经过近几年的监管引导,市场参与各方对高送转的本质已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公司高送转明显降温。

    以深市为例,2015至2017年度,深市披露高送转方案的公司分别为256家、147家和47家,逐年大幅下降,送转比例也明显降低,超高比例送转现象基本消失,截至目前深市尚无公司预披露2018年度高送转方案。

    2017年年报期间,沪市高送转公司仅10家,也反映出市场对现行高送转的界定和监管逻辑已有共识。

    深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深交所将继续严格履行一线监管职责,紧盯高送转题材炒作等监管重点,推动上市公司提升质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引导市场回归价值投资,促进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