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边病床躺着老母亲,右边是老父亲,中间是孤独脆弱的孩子。执手相看,独怆然而涕下! 这张照片,折射出中国目前一个相当大的问题:老龄化和少子化问题。体现在个体层面上,则是“独子养老”的赡养危机:一对独生子女夫妇,或将面临着赡养4个老人的巨大压力。 好在,国家已经看到这一点,采取了一系列支持独生子女赡养老人的政策,让更多人既尽忠也尽孝,不留遗憾;让赡养老人、孝敬父母,再不会成为一个沉重的话题! 三 政策好,更要落实好! 不可否认,这些年,国家设立了不少假期,但有的假期事实上形同虚设,“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就拿探亲假来说。从1981年开始,国家就规定了鼓励“常回家看看”的探亲假,但在企业乃至机关事业单位里,真正能够休成探亲假的的人并不多。 有媒体曾对北京市20位来自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职工进行采访,其中8人表示,未听说单位有探亲假。20人中,休过探亲假的只有5人。首善之区尚且如此,其他地区恐更不容乐观。 已经设立了37年的探亲假尚且“名存实亡”,更何况这独生子女照料假?搞不好,或又成了一道摆设。 因此,要把独生子女照料假真正落到实处,国家就必须有过硬的规定,对不落实的单位予以处罚,对落实得好的单位予以奖励。 处罚不落实的单位,福建做得就很好。他们明确规定:“有关机构或组织不支付独生子女护理期间享有工资福利待遇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或者有关部门责令限期给付”。
对落实得好的单位,国家也可以视情出台一些奖励措施。比如,对严格执行规定的企业,适当提供一些补助,或予以税收减免,弥补企业因员工休假蒙受的损失。
如此这般,才能真正把好事办好,把国家对独生子女的理解和关爱,落到实处!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若不能尽孝,又岂能尽忠?若不能容父母,又何以容天下? 毕竟,至亲之情不应该是看着彼此渐行渐远的背影,而应该是: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