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的光谷不仅制造业光电产品先进,新发展的生物制药也位居前列。而最厉害的是正在勃兴的互联网产业,武汉近年互联网行业井喷发展,300家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年产值累计达150亿元,50余家知名企业在汉设立“第二总部”,涌现独角兽企业5家,互联网从业人员20多万人,武汉正成为全国互联网“第四极”,并推动互联网产业反哺制造业。 重庆则在电子信息,计算机方面方面领先。如2016全年,重庆电子信息产业全国排名由21位上升至18位,实现产值4999亿元,增长17.7%,其中,笔电产量5800万台占全球产量1/3,手机产量2.8亿台占全国产量的15%。其对全市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3.8%,成为重庆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重庆IT成新支柱 成都是财富全球论坛的落地城市,超过一半的世界500强投资成都。成都主要有六大产业。电子信息、机械(含汽车、航空航天)、食品(含烟草)、医药、冶金建材、石油化工。IT产业成为成都支柱产业,目前全球20%的电脑在成都制造,50%的笔记本电脑芯片在成都封装测试,70%的苹果平板电脑在成都生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市的网络安全企业164家,以358亿元的产业规模占全国的五分之一。 郑州是第一个国家级临空经济区,并以服务富士康为延伸,打造五千亿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郑东新区成为高铁经济的典范,值得借鉴。 合肥中科系驰名全国,装备制造,家电和战略新兴产业崛起迅速,日益成为芯片、半导体、电子元件器生产基地,京东方产业基地。 长沙的装备制造产业发达,也是北汽福田、广汽、大众等在中部的重要基地,汽车产业称雄全国。 江西半导体产业异军突起,是国家半导体产业基地之一,形成电子、汽车、电器机械,医药和农副食品五大主导产业。 这七大城市还有共同特点,那就是高校众多,科研机构也多,生态环境也比北方优秀。 未来城市基于目前的增速以及七大城市优势,我们预测下它们各自的未来: 武汉和成都,不久的将来,完全有能力超过苏州(苏州经济是强过杭州的)。重庆已经是与北上广深并列的城市了,未来在国人的心目中,不仅是个西部城市,也是个中国的一线城市,就如现在提到的北上广一样。 未来,长沙超过青岛南京也只是时间上的事,将成为中部城市超过东部城市的标志性城市,是中部长江城市的核心之一。 郑州往上攀登,跻身全国前十还需努力,未来成为继北京天津后,最具吸引力和扩展力的北方城市。合肥和南昌未来在增速上预计继续超过江苏南通,浙江温州等城市,成为中部发展的新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