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国际证券:市场估值处于历史偏低水平 从估值来看,A股市场估值无论大盘小盘仍处于历史上相对不高的水平。另外,虽然短期中美贸易摩擦阴云不大可能挥之即去,但也不宜高估对全局影响。综合来看,市场当前位置机会大于风险,从中期来看不宜过度悲观。 从影响市场的因素看,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3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中表示,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注重引导预期,把加快调整结构与持续扩大内需结合起来,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支持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发展,继续简政放权,减税降费,降低企业融资、用能和物流成本,这表明未来将继续深化经济调结构。 从对冲风险角度来看,重点关注贵金属和军工。从主题投资角度来看,关注真正高科技与 “独角兽”影子标的。A股发行制度进入传统企业与独角兽企业的 “双轨制”,药明康德(603259)高市盈率发行意味着 “抑价”时代结束,市场将对创新类企业重新定价,利好真正的高科技企业,以及独角兽企业的影子标的。 事件方面,近期中国在扩大对外开放方面力度较大,包括市场关注度较高的海南自由贸易港以及上周在金融、汽车、医药领域的一系列举措,需要继续关注未来进展;MSCI即将在今年5月14号公告、6月1日正式实施纳入A股,市场关注度正逐渐提升;业绩披露高峰期须更重视基本面对个股的影响。 华创证券:大消费和科技股是主流 展望5月,我们认为A股已经历了长达3个月的调整且风险释放较为充分,短期即便难有强反弹,但进一步下行空间也不大。而随着MSCI正式纳入A股窗口也渐行渐近,后市迎来一轮修复性行情值得期待。 对于现阶段的国内经济周期运行而言,最重要的关键词就是库存周期见顶,未来很可能进入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双收缩的阶段。放缓的基本面与收紧的流动性为中期波动率的回归奠定了基础,大类资产也将沿着商债逆转、黑农收敛、金工筑底的方向复位。落脚到A股投资,提出三个基本论断:第一是增长预期重构,动量效应终结;第二是蓝筹白马分化,稳定性和逆周期因子升级;第三是新兴产业迈过左侧,成长回归一波三折,风格在波动中完成收敛。 综合来说,尽管指数层面上涨跌互现并没有太大亮点,但中小创局部赚钱效应却是可圈可点,结构性反弹继续如火如荼上演。具体来看,市场将以大众消费为盾,新蓝筹 “大国重器”为矛,依循两条主线展开:一是在波动率放大的情境下寻找确定性,即受益于“类滞胀”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大众消费,中观景气延续、业绩有望得到支撑的航空及医疗服务。二是重视以核心军品、工业互联网以及智能制造为代表的关于中国实体经济及工业化转型方向的“新蓝筹”大国重器龙头。 申银万国:成长是2018年的占优风格 在春节后,通胀预期回落+银行间市场阶段性宽松+贸易摩擦避险预期压低了无风险利率,但市场需要警惕通胀预期回升和资管新规落地执行引发的倒春寒。 成长是2018年的占优风格。不仅有改革预期,还有基本面和微观结构共振。价值-成长风格的决定因素是业绩趋势,同时无风险利率下行是强化成长风格的因素。除了改革预期,基本面和微观结构同样支持中小创中期占优。 首先,创业板2018年一季报总体大概率好于2017年报,而A股总体2018年一季报大概率低于2017年报,创业板一季报可验证的相对业绩趋势大概率好于非金融石油石化的总体;其次,中小创的长期展望向好。尽管2018创业板总体业绩趋势的判断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但2019和2020年随着5G应用的破题和深入,成长业绩增长的长期展望乐观;再者,从相对业绩趋势角度来看,成长在2018年的占优的条件是相对宽泛的,只要主板处于高位的净资产收益率在2018年不再上升,创业板处于低位的净资产收益率不再下降,创业板相对于主板非金融的业绩趋势就会占优;最后,机构投资者对于中小创的配置仍未升至目标水平,中期来看调整进程尚未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