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天气与日历切换到窄版

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59|回复: 4

中兴被封杀 阿里达摩院携自研芯片打响中美贸易反击战第一枪!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发表于 2018-4-20 08: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兴被封杀 阿里达摩院携自研芯片打响中美贸易反击战第一枪! 参考消息 55
    中兴被封杀 阿里达摩院携自研芯片打响中美贸易反击战第一枪!

    参考消息
    55分钟前 · 《参考消息》官方头条号
    还记得半年前的杭州云栖大会吗?
    2017年10月,阿里正式宣布成立“达摩院”,将在未来三年内投入1000亿元人民币用于前沿技术的研发,一举成为国内技术投入最大的互联网公司。
    而半年多过去了,备受瞩目的“达摩院”一直未有大动作。直到近期闹的沸沸扬扬的中美贸易战蔓延到科技领域:美国商务部刚刚宣布,今后7年内,禁止美国的企业向中兴卖任何电子技术或通讯原件!消息一出,舆论一片哗然。
    这样的出口禁令触碰到了中国一直以来“缺芯少魂”的痛处,而此时阿里达摩院毅然决然地站了出来,放出了隐藏许久的大招——自主研发的“中国芯”!
    要知道,这是达摩院首次携最新的基础前沿技术亮相。有消息透露,阿里巴巴达摩院正在研发的这款神经网络芯片——Ali-NPU,将运用于图像视频分析、机器学习等AI推理计算。按照设计,这款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芯片的性价比将是目前同类产品的40倍!
    得此消息,人们纷纷惊呼:难怪许久不出声,原来达摩院这么多个月以来一直在暗暗布局!事实上,阿里巴巴对自研AI芯片的人才建设的确早有准备。
    当前,“自研AI芯片”已成为阿里布局“中国芯”的战略组成部分,达摩院的芯片研发团队,在美国、上海两地已达数十人,预计年底将达百人。此前,阿里还投资了寒武纪、Barefoot Networks、深鉴、耐能(Kneron)、翱捷科技(ASR)、中天微等多家芯片公司,共同武装中国的芯片力量!
    马云曾动情直言:“达摩院将是阿里巴巴留给世界最好的东西之一”。而在中国飞速崛起的今天,我们也在慢慢习惯,中国不再是只做低技术含量的生产加工者,我们一样可以做最冷门又最前沿基础科技研究。达摩院所做的基础研发,国际顶级科学家招募都是为了能让自己成为“世界顶级的研究机构”,而有此抱负的阿里也无愧于马云所迷恋的武侠文化之精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过去一年,致力于进行基础科学和颠覆式技术创新研究的阿里也招揽了众多顶尖大牛,像是前亚马逊最高级别科学家任小枫、世界知名量子计算科学家施尧耘、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终身教授王刚、世界顶级音频大牛冯津伟、前微软亚洲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聂再清以及前Google Daydream 项目负责人李名扬等顶尖华人科学家都纷纷来投阿里。
    除了这些顶尖华人科学家外,达摩院还吸引到哈佛大学遗传学教授George M. Church(乔治·丘奇)、两次理论计算机最高奖哥德尔奖得主、匈牙利裔美国计算机科学家马里奥·塞格德(Mario Szegedy)这样世界重量级的外籍科学家,与阿里合作开展研究。
    对于中兴的遭遇,《人民日报》评论道: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也是花钱买不来的。 相信有达摩院这样的科研中坚在前披荆斩棘,中国的科技力量将会无比强大,更无惧于任何挑战!
    运营人员: 周卉 MZ019

    相关推荐
    阿里达摩院
    阿里巴巴达摩院
    马云达摩院
    阿里收购饿了么
    马云给阿里员工分房
    达摩院究竟是干什么的
    阿里巴巴达摩院是什么
    阿里腾讯
    阿里投资新零售
    阿里最严刷单
    阿里达摩院研发什么
    达摩院工资
    马云组建达摩院
    达摩院有哪些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楼主| 发表于 2018-4-22 00:41: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芯”离了美国不行?聚焦中兴被制裁三大热点
      人民日报客户端消息,日前,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兴通讯采取出口管制措施,国内产业界十分关注。这一事件会不会阻碍我国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我们如何应对各种冲击?人民日报记者采访了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及行业专家。
      出口管制不会阻碍中国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步伐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昌林表示,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兴通讯采取出口管制措施,将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带来一定影响,但不会阻碍中国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步伐。
      王昌林认为,这是因为中国在全球高技术产业链中处于重要地位。如果美国大规模限制对中国关键技术的出口,无疑将对中国造成影响,也势必同时也打击美国和日本、韩国的电子信息产业。而且,还要看到,美国等发达国家制造业主要是靠高技术制造业支撑的,如果高技术产业大幅下滑,还将影响美国相关的研发服务等行业和纳斯达克等资本市场,从而对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取得重要进展,具备加快做大做强的诸多优势。王昌林分析,我国已经形成了体系完整、配套齐全、能力巨大的产业体系,并初步形成了一批创新型龙头企业;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我国在芯片、操作系统等领域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并在国防军工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具备了加快高技术产业做大做强的较好基础;国内市场规模和发展潜力巨大,可依托庞大的内需推进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这是其他许多国家所不具备的。
      王昌林表示,实践证明,贸易摩擦和技术壁垒难以阻碍一个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上世纪70年代,在半导体产业领域,美国和日本爆发了多年的贸易战,但并没有阻碍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崛起。又如,前些年美国等国家对我国光伏产业实施了“双反”调查,也没有阻碍我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步伐。而且,从航空航天、碳纤维等行业看,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反而加快了这些行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中国有条件、有能力、有办法应对冲击干扰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表示,当前,我国在完善基础设施、丰富人力资本、完备产业体系、广阔市场空间、高效动员体制等方面形成了突出优势。我国产业技术水平越来越接近全球前沿,整体处于技术追赶后半程,高铁、特高压输变电、通信设备、网络应用等部分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尽管中兴通讯事件暴露出我国在传统芯片中存在短板,但我们有条件、有能力、有办法应对创新发展过程中的冲击和干扰。”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装备研究所所长左世全说,我国的技术创新优势体现在四个方面:规模雄厚的产业优势、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需求潜力、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无可比拟的人才资源优势。
      工信部电子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国芯片设计业规模和质量稳步提升,细分领域实现较大突破,国产芯片对关键领域的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先进工艺生产线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封装测试业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工信部副部长罗文指出,当前要突出抓好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面向行业关键共性技术,解决行业反映突出的专用设备、材料、工艺等共性问题,跨越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的“死亡之谷”。罗文说,顺势而为、前瞻部署,加强战略谋划和统筹协调,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促进先进制造业快速健康发展,我国就一定能抓住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中国制造业创新的道路也会越走越开阔。
      我国高端芯片研制已具备基础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光电子与微电子器件及集成”重点专项专家组组长、中科院半导体所副所长祝宁华表示,我国近年来不间断地支持光电子领域的科技创新,取得了丰硕的创新性成果。
      祝宁华介绍,仅从“863”计划的十二五规划来看,国家针对宽带通信、高性能计算机、骨干网络、光交换、接入网、无线通信和微波光波融合等领域方向中的光电子器件进行了重点部署。“这些研发项目有很多都是前瞻布局的,中兴通讯此次受到限制的所有芯片,在十二五和十三五国家研究计划中,都有相应的部署。”
      祝宁华分析,当前我国在光电子高端芯片研制上已具备基本条件。据了解,为实现自主创新发展,我国于2008年实施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经过9年攻关,成功打造了我国集成电路制造业创新体系。专项实施前,国内集成电路制造最先进的量产工艺为130纳米,研发工艺为90纳米。9年来,我国主流工艺水平提升了5代,55、40、28纳米三代成套工艺研发成功并实现量产,22、14纳米先导技术研发取得突破,已研制成功14纳米刻蚀机薄膜沉积等30多种高端装备和靶材抛光液等上百种材料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宽带通信和新型网络重点专项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教授李红滨表示,我国通信行业正在经历一个从低端到高端的发展过程。“只要我们坚持已有的开放、竞争合作、共同发展道路不动摇,集中政府、研发机构、企业的优势力量,相信用不了太久,在产业链高端——核心芯片上也必然会取得同样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李红滨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楼主| 发表于 2018-4-25 02:02:28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宫内部报告 揭露美国打压中国芯片行业内幕

    2018-04-24 13:08:00 海外网

    中兴风波,对中国的半导体乃至互联网科技行业无疑是一次深刻的教育。

    昨天(23日),京东CEO刘强东公开称,中兴事件重重打了所有中国互联网企业一个耳光;阿里巴巴也于近期宣布全资收购芯片公司天微,并投资六家芯片公司。一时间,要“举全国之力”,赶超美国芯片行业的呼声甚嚣尘上。

    不过,有决心固然很好,我们也应该充分认识到以芯片为代表的半导体行业竞争的激烈性。

    最近,岛上拿到了一份由美国总统科学技术咨询委员会发布的名为《确保美国半导体的领导地位》的报告,文章虽然发表于2017年的1月,但其对中国的屡次提及,却可以让我们窥见此次美国“切断”中兴后路,遏制中国半导体行业发展的逻辑。

    侠客岛做了梳理摘编,一起来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楼主| 发表于 2018-4-25 02: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逻辑

    既然要全面”狙击“中国,那就得师出有名。于是,文章一开始就下了个判断:从历史上看,全球的半导体市场从来不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所谓不完全竞争,那就是有机构干预嘛,果然,文章写道:它基于政府和学术界的研究而建立,由于考虑到国防安全等,当中有一部分的技术是处于高度限制的状态。

    基于这一点,报告做了第二个判断:“如果我们能够快速创新,那就能够减轻中国带来的威胁。但一旦美国的创新碰到阻碍,竞争者就可以轻而易举的跟上。因此保持领先的根本方法就是超越所有竞争者。”

    为了让自己的做法更具合理性,报告还“痛斥”了中国的某些做法,比如“我们认为中国的竞争手段是扭曲市场。他们通过破坏创新抢夺美国的市场份额,并让美国面临国土安全的危险。”

    由此,报告得出结论:美国政府不应在面对中国崛起的威胁时保持沉默或者悲观。在创新的过程中,美国政府应该极力阻止中国的破坏和影响。

    具体怎么做?——

    美国应该和中国进行会谈,明白中国的真实意图,通过加入联盟的方式巩固内部投资安全和出口控制,并对中国的某些违反国际协议的某些方式进行限制。美国同样需要调整国土安全的相关协定,预防中国可能带来的安全威胁。

    控诉

    在此基础之上,中国在该领域做的一切事情,对于美国来说,都变成了极具威胁性的行动。

    比如,他们虽然也承认:中国在半导体技术方面的追随远远落后于美国。中国的先进制造技术跟美国、台湾和其他先进的半导体玩家比较,也是大大不如的。现在中国有很多半导体Fab,但都比当前主流的工艺落后1到1.5个世代。

    但落后是可以接受的,你奋起直追就不能接受了。因此,诸如中国在2014年颁布“IC推进纲领”来促进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举动,都变成了一系列负面行为。

    报告指出:中国的半导体策略依赖于其庞大的经费支持。这是一个包括国家基金和私募资产在内的,金额总额达到1500亿美元,周期长达十年的投资。中国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先进企业的投资和收购获取其中的技术。美国过去五年共230亿美元的并购规模与其对比,那就是小巫见大巫。

    事实上,在美国看来,中国整个半导体的建设策略(美国将其分成了两点:补贴和零和博弈),都是“别有用心”的。

    首先来看补贴。众所周知,为了支持行业发展,中国常常会提供各类补贴,半导体行业当然也不例外。但这一点,美国也不能忍,他们称:

    短期来看,中国的补贴对于美国公司和消费者来说,是利好的,这些钱能够帮忙降低成本和产品价格。但长期来说,这些补贴会减弱其创新能力。而对美国来说,由于中国会将其产品的销售范围扩大,这会增加美国国土安全面临的风险。而生产的过剩,则会对直接竞争者构成影响。这些补贴,也会直接侵蚀美国企业的市场份额,影响企业的雇佣状况和创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楼主| 发表于 2018-4-25 02:0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来看报告中所谓的中国的”零和博弈“策略:

    强迫或者鼓励本土消费者购买中国半导体供应商的产品,中国在这方面的表现很突出。这会使全球创新的动力骤减。对于那些非中国的供应商来说,市场就更小了。

    强迫用技术换市场,以降低美国企业的创新动力。这同样会引致先进技术能够被所有企业迅速复制的可能,从而使市场向中国集中。而随着中国市场的高度集中,中国就有能力去推动技术转移,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盗窃IP。根据媒体报道,中国经常明里暗里盗取IP技术,通过审查的方式,去检查哪些安全可控的技术,以此获取相关半导体的技术细节。

    看看,多么严肃的指控。且不说到底有没有实锤,单看这行文、这用语,就让人觉得很吓人了吧。

    策略

    如果说,前面还有些“讲道理”的味道,报告在提到策略部分的时候,就是赤裸裸地在打击中国了。

    比如明明意识到,为了获得胜利,最好的办法是“自己跑得更快”,但他们心心念的还是中国:在降低中国追赶速度的过程中,我们会面临很多的诱惑。一旦美国停止创新,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领先是必然的。因此保持美国的领导地位的关键就是持续创新。

    在这一点上,美国自我感觉可以说是相当良好:美国提倡全球开放交易和投资,这个立场会让消费者和全球经济受益;中国更愿意将补贴投向成熟的公司和行业,并持续投入帮助其成长壮大,最后产能过剩,导致经济受到影响;中国从全球的开放中受益,但是很少承担相应的义务。很多情况下,中国反而阻碍正常的市场化运动。

    不仅如此,报告还得出了一个很”诡异“的结论:不要条件反射地反对中国的进步。那应该怎么反对?报告建议:美国政府需要找出那些特别的半导体技术和公司,并对其加以保护,拒绝并购,避免造成可能的安全威胁。哦,岛妹终于知道紫光收购美国芯片公司为什么屡屡完败了。

    更狠的还在后面:

    美国有很多方式限制中国的行动。当中包括了正式和非正式的贸易和投资规定,还有类似基于国土安全考虑的CFIUS单边审查的工具。目前看来,这些限制效果还是很显著的。

    美国应该以国防安全作为做相关决定的衡量出发点,在某些领域不应该给中国任何谈判的可能,例如中国在信息技术领域的所谓“安全可控”等。

    如果中国企业通过政府支持,从美国这边获取先进技术产品,并最终将其推向产能过剩的后果,那么对于我们的政策制定者来说,就需要考虑是否答应中国的这个并购了。

    话说到这份上,看来,美国要遏制中国半导体发展的决定是不会动了。而对于我们来说,认清现实,而后谋动,则是必须的一步。

    摘编/火山大狸子

    来源:半导体行业观察

    来源:侠客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