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企连续5个月追加投资额度 另类投资成险资新宠 伴随着保险投资渠道的放宽,险资不再是一股脑儿投向银行,而是不断加码各类投资渠道。从保监会最新公布的保险业经营数据情况来看,险资已经连续5个月追加投资额度,同时另类投资成为险资新宠。 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月末,国内保险资产总额约8.5万亿元,其中2月单月增加1179.25亿元。在多项数据中,投资资产规模持续增长成为一大亮点,已实现连续5个月保持正增长态势,其中今年1月和去年12月投资追加超过千亿元。 具体来看,从去年10月至今年2月,险企一直追加投资额,其中,今年1月和去年12月新增投资额都超过千亿元,分别新增1045.6亿元和1361.2亿元;今年2月新增665.8亿元,去年11月和10月新增973.3亿元和617.7亿元。 与此相比,银行存款增长略显逊色,从去年10月至今年2月,银行存款增长额度都不及投资额度,且今年1月存款还减少653亿元,去年10月存款减少1095.1亿元。 对于保险资金存款降、投资增的局面,有险企内部人士认为,2012年下半年十多项投资新政问世,今年初保险投资新政配套细则的正式出台,以及险资投资股市的进一步放宽都为险企投资铺开了面。 而监管层不断放闸,也令险资改变了以往“股市过度依赖症”。保险投资新政的陆续出炉,好似一场“及时雨”,给险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资产组合调整良机。 “今年以来,我们逐步降低了银行协议存款和国债等低收益品种投资占比,在权益投资比例上也基本维持在8%-10%左右的中下游水平,同时加大了 信托计划、债权计划等另类资产的配置比例。”上述险企内部人士补充道。某养老公司相关负责人也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目前,另类投资的平均收益率能达到 6%-10%,远高于权益投资和协议存款。绝大部分险企资产配置转向另类投资上。 俨然,另类投资已经成为险资的新宠。所谓另类投资,是指除股票、债券及期货等公开交易的投资方式外,包括私募股权、风险投资、不动产、矿业、杠杆并购、基金等诸多品种。 对此,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也曾侧面表达过对另类投资的看好,“从长期看,另类投资的比重还将进一步增加,这类投资资产受会计分类和估值影响,短期内收益释放较缓慢,而从长期看还将带来较高的收益。保险资金运用投资收益长期向好”。(北京商报) 险资:股市投资持续升温 入市资金首超8000亿元 大智慧通讯社从保监会获悉,2014年以来,保险资金投资于股市的热情逐步升温,截止今年2月底,入市资金首次超过8000亿元。 京华山-保险分析师夏平对此表示,险资今年以来对股市的热度持续升温,主要是大盘蓝筹股走势尚好,对今年的整体行情持稳健和乐观的态度。她还表示,这与近期保监会出台的各项险资入市政策如创业板、历史存量保单试点和大类监管政策等也有关系,但主要原因可能是缘由市场向好的信号。此外更多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优先股的试点推进,险资入市的资金和比例都会进一步加大。 保监会最新数据统计显示,截止2014年2月底,资金运用余额78371亿元,较年初增长1.95%。其中银行存款22,427.13亿元,占比28.62%;债券33,900.68亿元,占比43.26%;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8330.85亿元,占比10.63%;其他投资13,712.34亿元,占比17.5%。 大智慧通讯社发现,不管是险资入市的资金总量在持续增加并首次超过8000亿元,目前险资入市的资金占总资金运用余额的比例也在持续提高。今年前两月10.63%的比例已是近十个月以来的新高。 不过,在今年3月14日,中国平安首席投资官陈德贤在业绩发布会上却表示,今年A股波动大,今年利率、汇率、信用、权益波动性都相对比较大,因为去年改革启动,今年是改革落实期,(政策)感觉还是偏紧,放松也不会那么早。比如,A股主板现在估值水平较低,现在还看不到是否有向上走的推动力。创业板和中小板要看个股估值水平,个别股票有机会,但是要会选股。 尽管如此,但险资入市的资金却在不断增加,保监会数据显示,2013年1-4月,保险资金投资股市占比11.48%,1-5月是12.22%,1-6月是10.06%,此后一直在10%左右徘徊。今年以来持续升温,2013年全年是10.23%,2014年1月占比为10.3%,而今年最新的数据是10.63%,比例扩大明显。 此外,保险资金是股市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众多业内人士向大智慧通讯社表示,优先股细则已经出台,随着试点的开启,保险资金将成为优先股投资的主力,进而险资入市的资金总量和比例还会增加。 “优先股作为一个良好的投资标的,收益率高达6-9%,保险资金是非常青睐的。”华泰证券金融分析师华莎向大智慧通讯社表示,目前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在5%左右,对比之下优先股优势明显。 “按照国外的经验,优先股常作为应急的融资工具,因此总量不会太大。”华莎表示,未来存在的并不是保险资金可以投资多少优先股的问题,而是有多少优先股能够满足保险公司胃口的问题。 新华资产管理公司一位权益类投资人士向大智慧通讯社表示,保险公司对于优先股的投资比较看好,会积极参与。 大盘陷入密集成交区 上周五市场大幅上涨,源于优先股试点引起的反弹。而在大幅反弹后,市场对于政策刺激的预期逐步减弱,预期短期内大盘反弹或受抑制。 “市场大幅反弹已经释放了利好情绪,预计市场后期涨幅很有限且将继续进入调整通道。”万家基金认为,自年初以来,经济下行速度以及主要工业品价格下跌速度略微超出了预期。股票市场对政策放松预期还有所反映,但是其他大宗商品,对政策放松的预期明显很弱,股票市场和工业品市场有所背离。另外,地产调整的幅度可能会超出市场预期。据信诚基金的统计,上周五涨幅居前的为大盘蓝筹指数,以沪深300为例,作为市场上蓝筹风格最著名的指数,其金融服务行业占比达到31.54%,具有相当鲜明的大盘蓝筹风格。优先股试点充分体现了管理层对如何重建股市的重视,传递出积极的股市政策信号,对提振市场信心意义非常重大。 短线市场热点方面,富国军工基金经理王保合表示,目前中证军工指数的估值在60倍左右,高于沪深300和中证500,但是高出的这部分估值,可以认为是市场对军工行业由主题投资题材转为现实投资题材给出的一个溢价,而且其中还包含着资产注入预期。未来随着军工企业体制改革、军企资产证券化进程的持续推进,资产会慢慢注入到相关军工股中,随后中证军工指数的估值就会相应地降低,整体估值水平也会更趋于合理。华泰柏瑞创新基金经理张慧表示,由人口红利、投资、对外贸易推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将不复存在,未来经济增长将主要依靠人力资本、创新和制度改革来拉动。中国技术创新日趋活跃,研发投入占GDP之比在发展中国家已经较高。居民消费存在提升空间,80、90后将开启大众消费的纪元,伴随需求升级而来的对品牌和娱乐的追求将带来相关行业的大繁荣。 历来股市与债市有跷跷板效应。在股市低迷之际,债市受到资金暖流的照顾。对于今年的市场,南方基金认为,近期资金面宽松、一季度配置旺季等多重因素为调整了半年多的债市注入暖流。受机构配置需求和流动性紧张格局趋缓推动,债市活跃度较去年四季度明显回升。虽交易所债券违约事件一定程度上影响市场的信用风险偏好,但同时会对高评级信用债带来利好。鑫元基金经理张明凯认为,债市有其季节性因素,上半年债券发行量相对较小,后半段发行量才开始慢慢上来,而各机构年初的配置需求又都比较大,存在供需缺口。而且虽然每年6月份资金面都会比较紧张,但3、4、5月份比较宽松,因为信贷投放比较大,货币乘数会上升。所以,二季度看好债市。(新闻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