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民进温州市委会(筹)成立时,为了发挥民进成员的智力优势,创办了温州民进业余进修学校,开办了面授和函授两个培训部,主办了图书、文秘、文书、档案、建筑函授班,由市民进筹委会主委马骅兼任校长,蹒跚于无校舍、无资金、无设备的困境。这是温州民进高级职业中学的前身。1986年,民进市委会为推进教育改革,抓住机遇,不失时机地筹办民进职业中学,发动会员捐资办学,领导带头行动,130位会员积极响应,筹资4万元。1987年11月12日,市教委发文批准“温州民进职业中学”成立。当时已招收图书管理、中英文打字、文书秘书、财会职高班、普通高中班。1988年起,学校增设服装设计专业。民进市委会和学校决定筹建自己的教学基地,并在温州第十七中学南面基地上建起了占地2.6亩的新校舍,1992年1月举行奠基典礼,4月开工,当年底完工。于是,分散在西山东路和白塔巷等处的各教学点陆续搬入新校舍。1994年1月举行落成典礼,从而结束了学校四处租赁校舍、分散办学的历史。
温州民进职业中学创办至今,已历时30个年头,白手起家,从无到有。我是1982年11加入民进组织的,1992年,我被民进市委会推上办学的第一线,继第一任校长金江之后,挑起担子,连任三届,一干就是十年。
学校的初创时期,得到了很多领导尤其是民进中央领导的关怀和鼓励。1990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雷洁琼亲笔为学校题写的“温州民进职业高中”牌子,挂在西山东路的教学点,她还为新教学楼题写“吴昌涛教学楼”。1992年,当时建造新校舍是民进职中最重要的工作,金江便辞去校长职务,专心负责建造校舍工作。他在建校舍期间请原民进中央名誉主席冰心老人为新校舍题写“民进职业中学”校名。1991年10月,赵朴老代表民进中央祝贺温州民进职业中学奠基纪念,书写条幅“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除了为学校题词外,很多高层领导多次亲莅学校指导工作。民进中央原副主席葛志成曾三次莅临学校视察指导。1990年11月,他和北京教育局陶西平局长率职教代表团莅校指导。1992年初,民进职业中学教学楼动工兴建时,葛老专程从北京来温州参加奠基仪式,带来民进中央送给学校的一副由赵朴老书写的挂联“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995年4月,全国 23个省、市代表参加在我市举行的“民进全国办学会议”,葛老在会议的开幕式上讲话,概括了民进办学五条基本经验:要明确办学宗旨,始终要把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发挥我会优势,重视办学质量;艰苦创业,勤俭办学;依靠各级党组织、各级政府的支持;依靠民进组织的指导和监督。他的讲话为各地民进组织指明了办学方向。会议第二天,葛老、叶至善副主席与全体代表90多人一起到民进职业中学参观指导,听取学校办学工作的汇报,并欣然为学校题词“发挥民进优势,培养四化英才”。4月22日葛老因劳累过度,心脏病突发,溘然逝世于温州。直至今日,温州民进的同仁依然缅怀葛老,铭记他为民进事业、教育事业鞠躬尽瘁的事迹和精神。这次会议期间,代表团还参观了由民进会员程展创办的温州东瓯外经贸职业学校及鹿城区公交职业技术学校。
民进中央领导原秘书长陈益群、民进浙江省委会原副主委石楠也都曾三次来校检查指导工作并题词鼓励。石楠副主委还曾率民进华东六省一市领导莅校参观指导。民进中央领导原副主席陈舜礼、楚庄、葛志成、叶至善,国家教委滕藤等同志,都曾来校视察指导。1993年8月,省教委副主任黄新茂率领全国各地、市教委负责人22人来校视察。建校以来,虽然学校非常小,温州也不是一线的大城市,但北京、广州等许多省、市有关领导和同行来校参观指导。不仅如此,1995年第一次全国性的“民进全国办学会议”,就在我市举行,表明他们对温州的民办教育、温州民进的办学工作非常有兴趣。
还有一次经历让我印象十分深刻。1994年我去北京参加全国性民办教育会议,得到会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和热情鼓励。那年10月27日,我动身去北京参加全国民办教育研讨会。29日,民进中央办公厅派专车接来自全国各地的24名民进办学代表,去民进中央做客并座谈。雷洁琼主席,副主席陈舜礼、葛志成、楚庄、许嘉璐,秘书长陈益群等主要领导人及机关各部门负责同志亲切接见代表。当时会上有8名代表发言,我作为温州代表第一个发言,汇报了民进职中办学的情况。在这么多代表中能第一个发言,充分反映了会中央领导对我们的重视。雷洁琼主席表示,这次八个党派和两个团体联合举办的会议是一大创举,对地方反映的办学情况会中央要好好研究。她和各位领导人依次发言,都高度肯定了民进的办学工作,最后社会服务部部长郝守本做了简要的总结发言。我印象比较深的是葛志成副主席的发言,他指出:“穷国办大教育,民办教育应运而生,大家要热心教育,学习陈嘉庚先生,陈先生自己生活简朴,而把全部财产捐资办校,为国育才。” 还有许嘉璐副主席指出,热心民办教育是要甘愿自讨苦吃、自加压力,为国为民为党解忧。这些话让我印象十分深刻,当时办学确实非常艰苦。
领导的关怀对我们办学是极大的鼓舞,学校以严谨的办学风格、良好的教学质量赢得了社会的欢迎和各级政府的认可。一位考入温州大学的毕业生在校庆20周年来稿《民进职高——我新的起跑线》中说:“那时的母校是‘老公公老婆婆’式管理,在生活上给你关怀,在学习上把管理放在首位,把教学质量作为第一要务,对我们严格要求,什么时候都不放松。有句话说得好: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我想这句话是民进中学老师的真实的写照。”学校获得了各种荣誉,省、市各级政府先后授予“浙江省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学校”、“温州市社会力量办学A级学校”称号,学校还四次获得“温州市文明学校”称号等。
作者黄宝琦:中学高级教师,民进高级职业中学校长。曾任民进温州市第二届委员会副主委,浙江省、温州市第八届人大代表,鹿城区第二、三届政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