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楼市已经出现严重供求失衡,这是毋庸置疑的。根据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2014年的调查,各地规划的各种新城、新区建成后,可以容纳34亿人。注意,这足以容纳34亿人的房子,是未来几年的增量,而且没有包含大量的小产权房、集资房。这是目前的市场状况。 2、总理在3月1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向房地产行业传递了温暖的信号,甚至表示欢迎外国人到中国置业。因此,2015年从政策面看,不会有利空,只会有利好。
3、救市政策的最终结果,会让一线城市和部分强二线城市的楼市迅速回暖,并出现价格上涨。比如深圳,已经如此。
4、绝大多数三四五线城市,由于供应量巨大,存量足够用,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出现流失,因此楼市很难回暖。长远看也是如此。
5、中国已经从“印钞票保增长”的时代,切换到“印股票稳增长”的时代。前者是通过货币超发,带来资产泡沫,推动房价上涨,从而产生“购房赚钱”、“不购房恐惧”效应,推动城镇化发展,从而实现GDP高速增长。但发展到今天,货币严重超发,企业负债率畸高,绝大多数城市住房过剩。所以,这个时代必须结束。
6、“印股票稳增长”是说,国家通过IPO注册制改革,降低企业上市门槛,通过直接融资来给企业“加杠杆”,从而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实业,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在这个时代,楼市资金必然流向股权市场。所以,楼市的好日子结束了。
7、如果说中国人的投资方式进入了“卖房炒股”时代,那么这个“房”指的是低效无用的“房”,而不是所有的“房”。这个“股”指的是股权投资,是一级市场的股票(创业者的股权)和一级半市场的股票(合伙人获得的股权激励、PE/VC拿到的股权),而不是二级市场的股票(新股发行价购买的股票),更不是三级市场的股票(正常交易中买到的股票)。
8、未来买“三级市场”的股票,风险是非常大的。一级市场的股票,也就是创业者的股权,是“印刷出来”的,基本上零成本(更多是技术、管理和经验),所以他们是这个时代的王者;合伙人获得的一级半市场的股票,是超低成本的。毛大庆抛弃万科,是他不愿意只获得一级半市场的股票,他要去一级市场上“印股票”。
9、其实“三级市场的股票”,又可以分为两级。没有被庄家“价值发掘”的,流通中的股票,才是真正的“三级市场的股票”。被庄家炒高的股票,其实已经是“四级市场的股票”了,普通股民往往买的就是这种股票。所以,他们是真正的跟风者、弱者,也注定是中国这轮新的资产配置革命的牺牲品。
10、从过去30多年中国房价变迁的历史,你能发现这个基本的事实:房价没有真正涨多少,是货币超发在推着它走。如果将房价换算成当时的猪肉、大米的价格,除了一线城市房子获得溢价外,其他城市的房价在比值没有发生多大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