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腾断轴启示:舆论和购买力“对立”
如果说10多年前的315晚会往往会让人震撼,那么近些年的315晚会曝光产品缺陷的认同度就有所下降。比如去年的苹果手机在中国市场和国外实施不同的售后政策,大众DSG故障等,虽然很多消费者也在意,但另一部分人也不以为然。 关于产品质量(或更准确的说是产品品质)的事件,去年的速腾断轴可谓典型。媒体舆论由于“社会公器”的角色,偏向于质疑速腾;而消费者则分成了两派,倒速腾派和挺速腾派。 财经观察第1313期《速腾断轴:集体诉讼亟需改革》专门对此进行了分析,认为在无让人信服的调查和证据下,不能确定是断轴是系统性问题还是个别问题。长远方案应该通过司法形式,即通过集体诉讼解决问题,而中国目前的集体诉讼制度也亟待改革。 那么,消费者真实的心态到底是喷速腾的多,还是顶速腾的多?这可以通过消费者用钞票投票来观察。道理很简单,消费者说什么很容易,实际行动是另一码事。 从销量来看,从2014年4月断轴门爆出,到7月份大众回应发酵,速腾销量一直在紧凑型车前两名。在2014年整个一年中,速腾的销量都远远甩过福特福克斯、标致408、别克英朗等竞争车型,只有在去年12月稍微弱于别克英朗,在今年1月份又再次大大反超。 消费者用实际行动选择了有“断轴”风险的速腾
很显然,消费者通过购买的实际行动支持了速腾,尽管其可能会有断轴的缺陷。因为这些消费者是理性的,知道不存在没有缺陷的汽车,并综合考虑了很多因素,如车型改款、大众品牌、同类价格等——结论就是买这车值。 那么,万一速腾开道路上断轴怎么办,乘客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怎么办?要避免这种问题,可能需要消费者花多三倍的价格买一辆更安全的沃尔沃,或者去买辆坦克。但一个小康之家没有选择沃尔沃而选择了速腾,只能说明消费者现阶段还不愿意货为沃尔沃的安全付费。 那么,为何大众汽车不愿意将速腾设计成独立悬挂(有观点认为非独立悬挂可能导致断轴)?其实这不是由制造商决定,而是由消费者决定的。如果消费者不喜欢非独立悬挂,自然会去选择其他车型;如果消费者一定要独立悬挂,制造商就会更换独立悬挂并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可见,速腾销量的持续走高,和舆论的口风完全相反,媒体舆论错判了消费者的选择。
|